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

ID:22028016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_第1页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_第2页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_第3页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_第4页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部脏器损伤CT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观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410300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腹部脏器损伤中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2012-2014年527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其中384例为单一脏器损伤,143例为多脏器损伤,以主要损伤脏器统计,受伤脏器分别为脾脏252例,肝脏151例,肾脏71例,胰腺53例,全部病例均在受伤后24h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腹部脏器损伤主要累及脾、肝、肾、胰,平扫和增强对病

2、变的显示明显不同。平扫典型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不难,轻度损伤要认真分析,但可能遗漏部分病变,CT增强扫描对腹部损伤程度的诊断明显优于平扫。结论CT增强扫描可减少对腹部脏器损伤的漏诊和误诊,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是判断腹部脏器损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选择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关键词:腹部损伤;CT对比增强;诊断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事故、建筑事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腹部脏器损伤占有很大的比例。临床上除了现场紧急的抢救外,还应了解腹部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程度,为临床制订救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CT是腹部

3、脏器损伤重要的检查方法,尤其对肝脾肾等脏器损伤只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时准确的CT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2014年腹部脏器损伤527例,其中男性患者387例,女性患者140例,年龄15岁-65岁,平均年龄27岁。交通事故占308例,坠落伤176例,挤压伤43例,275例伴有腹部以外的损伤。其中384例为单一脏器损伤,143例为多脏器损伤,以主要损伤脏器统计,受伤脏器分别为脾脏252例,肝脏151例,肾脏71例,胰腺53例。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冇腹痛及局部压痛,241例有腹胀、恶心、呕吐,125例

4、有早期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和血压下降,74例有血尿。1.2扫描方法CT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过程,获得其同意。527名患者全部均进行了一次以上CT平扫。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采用GE64排128层进行常规上腹部容积扫描,扫描范围的最上端为肺下部、最下端为耻骨联合的下缘,整个CT的扫描速度为0.5sl周,9mm层厚重建,螺距为1:1,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20mA。CT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用量按1.5ml/kg体重计算,高压注射器为CT9000ADV以速率2〜3ml/s经肘正中静脉注入,从造影剂注射开始后分别于30s

5、、60s后扫描,必要吋延吋350s扫描。375例进行CT增强扫描经手术证实,其余患者经CT短期随访及B超、腹腔穿刺等综合方法证实。1.3灵敏度及特异性的计算方法1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1.4统计学处理所有的统计学处理均用SPSS19.0软件包完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一般结果在这375例患者中,CT诊断为阴性255例,诊断为阳性120例。CT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的结果相比较,发现

6、在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中假阳性为3例、假阴性为1例。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5%,特异性为99.61%。具体的诊断实验评价表1。2.2脾脏损伤与文献记载相符,脾脏是本组腹部器官损伤最多的,252例(47.8%)。脾破裂-般分为完全性破裂、中心破裂和包膜下破裂2,其三大CT征象是脾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和腹腔积血。完全性破裂CT表现为脾脏外形不整,脾实质内条状、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肝肾间隙、肝脾周围较低密度影;中心破裂CT表现为脾内局限性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境界可不甚清楚,不过至稍晚吋境界清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包膜下破裂CT表

7、现为脾周特征性新月形密度异常区,出血较早吋如此,出血较长吋间以后逐渐变成低密度,而脾实质无特殊。本实验组中,单一撕裂188例,CT平扫吋仅78例表现出脾实质内线样低密度影,110例未见异常,CT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可见线状或斑点状低密度影;多发撕裂42例,CT平扫时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CT增强后显示低密度影更明确;局限性包膜下血肿22例,表现为脾周呈新月形病变,CT平扫有2例呈与脾脏等密度改变,2例呈比脾脏稍高密度,CT增强吋动脉期均可见脾实质明显强化而血肿不强化。2.3肝脏损伤肝损伤151例(28.7%):包膜下血肿15例,CT平扫吋血肿与肝实质密度

8、近似,CT增强吋血肿不强化,与肝组织对比明显;肝实质血肿68例,CT平扫吋呈稍高密度园形、星状影,CT增强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