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ID:22035635

大小:179.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9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_第1页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_第2页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_第3页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_第4页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法律法规,涉及到中药处方要求的有以下几条:《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五)

2、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

3、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第十条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

4、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二)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三)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四)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五)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六)

5、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中药的配伍、用法与禁忌一、中药的配伍1、中药配伍的概念及目的配伍的概念: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兼顾病情。2、何谓中药的“七情”药物的“七情”:药与药之间配伍共有六种关系,另外单味药单独应用叫做“单行”,这六种关系与单行合称药物的“七情”。“单行”——单味药的应用。如独参汤、清金散等药与药之间的配伍的六种关系: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3、六种配伍关系的含义相须:功效相似的药物一起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无主次之分)。如大黄配芒硝,可增强攻下泻热的作用。大黄、芒硝即为相须为

6、用。相使: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有主次之分)。如黄芪配茯苓治气虚水肿,以黄芪补气利水为主,茯苓健脾利水为辅。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与相杀是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如生姜能解生半夏之毒,称为生姜杀生半夏之毒,为相杀;生半夏之毒能被生姜所解,称为生半夏畏生姜,为相畏。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二、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

7、禁忌配伍禁忌——是指药与药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原则上应避免配合使用,据《蜀本草》谓《本经》载药365种,相反者18种,相恶者60种。《新修本草》承袭了18种反药的数目。《证类本草》载反药24种,金元时期编成“十八反”、“十九畏”歌诀,便于诵读,累计反药共37种。十八反歌最早见于《儒门事亲》张子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