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

ID:22037511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_第1页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_第2页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_第3页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_第4页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及防范  由于农信社内部自身还未有效的建立贷款风险防范体系,加上管理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已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如持续下去将大大影响农信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基于此原因,笔者在这里谈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的几点浅见。  一、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原因形成的风险  首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于农户信用发放的贷款,贷款本身从借款人方面就潜在着“信用风险”,而一个人诚信度的高低与其道德修养是密切相关的,而道德标准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不能对其准确的实行量化,所

2、以信贷员要准确的把握成千上万农户的诚信度就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其次,农户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的投入以及消费性贷款,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农业受自然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及市场风险。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农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减收,还贷能力减弱。这些风险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一旦出现,农户贷款就难以清收或难以到期归还,这就使得农业的自然及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二)贷前调查流于形式  信用社信贷人员人力相对薄弱,有的网点甚至是主任兼信贷员,而辖内农户成百上千,要对每户农户都做到详尽、

3、细致的了解,工作量可想而知,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因此,面对农户经济档案的建立(年审)、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些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相对集中的专项工作,一些信贷员就不得不求助于村、组干部,甚至是不太了解辖内农户的内勤人员。由于村、组干部的介入以及内勤人员的参与,往往夹杂着个人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人情因素,有的甚至凭空猜想,这就造成了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统一,给贷款额度核定带来了不准确性,不能准确的按农户实际收入情况与资信状况评定其信用等级、核定其贷款额度。  (三)贷款审查存在漏洞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凭证发放、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其发放大多由临

4、柜人员办理,在办理贷款时严格坚持“两证”、“三见面”的原则,而临柜人员对其贷款用途的真实性是无法加以严格的考查的,这就造成实际上有些农户乱报贷款用途,而贷款后转借他人,形成顶名贷款;另一些借款人贷款根本没用于其正常的家庭生产、生活等,而是用于个人的不正常消费支出(比如赌博等),造成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以至出现家庭纠纷,最终形成贷款风险。  (四)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  贷后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为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信用社应加强贷后检查工作。但“重发放,轻管理”的经营理念已在大部分信贷员脑海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方面,农户小额信

5、用贷款对象广、额度小、分布散、行业杂,所以工作量相对较大,而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力量相对薄弱,这就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监管;另一方面,一些信贷员有“重企业,轻农户”的思想意识,认为贷后管理只适用于大额贷款,对小额农贷不适用。有的信贷员甚至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由于这些错误的观点再加上农民工外出的日益增多,所以有些农户贷款后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多年不归,下落不明,这是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一大重要原因。  (五)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形成道德风险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建档、评级、授信、发证到最后放款都是人为操作的,加之有些信用社人

6、员相对不足,所以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假冒贷款,有的甚至给客户出主意化整为零,一户多证或一户多贷,形成实质上的“垒大户”,最终诱发贷款风险。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一方面,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本身存在着“信用风险”,所以针对“人性”的不确定性,应对农户贷款适当的引入贷款担保机制,分散贷款的潜在风险,让老百姓互相监督,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是为“三农”服务的,而由于农业的投入效益低下,再加上农业受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国家应从不同的角度

7、在政策上给予信用社支持,如能否考虑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坏账,国家财政拨付部分款项予以核销;能否减免支农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这样既减少了信用社的财务支出,提高了信用社的竞争力,又大大提高了老百姓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信用社能否考虑引入贷款保险机制或建立风险基金保障制度,让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形成的贷款风险得以分散,使其贷款风险不断的弱化。  (二)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贷前调查工作  首先,信贷人员平时应加强对农户信息资料的收集,充分发扬“老农金”精神,多走农田、多找农户、多进农家、多想农事,不怕多跑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