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

ID:22043582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_第1页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_第2页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_第3页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_第4页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教案(理论教学首页)章节名称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装订线授课安排授课时数4授课时间第四周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授课教具多媒体、板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历史经验。懂得中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

2、验。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导入: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抗美援朝胜利后,新中国是否彻底消除了这一威胁?近代历史上这一悲剧的出现固然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密切相关,但是根本上看是由

3、于被侵略的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无力抵御工业发达的西方侵略者。历史的发展一次次地证明: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为加强国防提供基础,才能彻底避免遭受侵略与奴役的命运。这也是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请同学们从经济、政治、外交、交通、人民生活等综合各方面描述建国初期中国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过渡的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而是一个烂摊子,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

4、国共产党经受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考验.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奠定了基石.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除台湾外,沿海岛屿还有舟山,马祖,金门,海南尚待解放;在大陆上,两广和西南的云,贵,川以及新疆,西藏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战争还要继续进行,军费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5、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基础上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正式命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认为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的民主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在这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进一步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到1950年最高峰时,这些俘虏达到550万人,加上国民党政府的350万公职人员,共计900万人.他们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他们采取了包下

6、来的政策.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都极其落后,从1937年到1949年,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建立时,工农业生产远没有达到战前的水平.从农业来看,抗日战争以前全国粮食的最高产量为2800亿斤,而1949年大约只有2240亿斤.1950年计划增产100亿斤,距离战前最高水平还差很远.棉花生产的情况更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当时农村每人每年的收入约400斤粮食,需要向国家缴纳80斤公粮,这个负担是相当重的.1949年我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主要产品同历史最高年产量

7、比较,煤减少48%,铁减少86%,钢减少83%,棉纺织品减少25%以上.由于农业生产没有恢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维持正常生产都很困难,而且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市场极为混乱.以上海为例,与战前相比,物价上涨高达200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倍,城乡人民购买力低下,商品卖不出去,使工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大批工人失业.交通运输亟待恢复.当时全国有铁路2万多公里,除了东北(占40%左右)因解放早得到恢复外,关内的铁路尚在逐步恢复之中.航运可供使用的船只很少,大都是

8、吨位小的沿海,内河轮船,许多海轮被国民党胁迫到台湾或香港.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商品流通不畅,这就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当时农村负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1.4%,城市负担占38.9%,而实际上许多税收,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很大一部分还要转嫁到农民身上,国家企业收入只占17.1%,以上三种税收政策收不够国家的支出,还会有赤字,这就要发公债.在编制1950年国家预算时,支出的82%靠各种收入,7%靠公债,其他靠发行货币.解放初期水旱天灾相当严重,全国有1.2亿亩耕地4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