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

ID:22050506

大小:7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6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_第1页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_第2页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_第3页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_第4页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易经》卜辞与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论文关键词:《易经》研究殷周社会伦理思想道德修养论文摘要:《易经》伦理道德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奴隶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社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道德修养及其方法和途径的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探究《易经》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认识和了解殷周社会生活及其道德状况,特别是认识和把握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历史流变,是十分必要的。《易经》成书于殷末周初,在战国末年即被尊为经典,为诸子百家所引用。《易经》广泛涉及了殷周时期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真实状况,包括祭祀、生产、生活

2、、商旅、政治、婚姻、外交等,并通过作者的政治主张、思想倾向和伦理道德观念,较为全面、真实地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面貌。如果说《易经》中关于辩证法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等思想尚处于一种萌芽状态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伦理道德思想已经相当丰富与全面,并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认真探宄《易经》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状况,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认识和把握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历史流变,都是十分必要的。一、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

3、对自身和他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善恶评判的过程。它以一定的道德准则为基础,是特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体系的真实映现。对此,《易经》卜辞有大量记载。1.提出了君王执政行为的道德评价问题。夏、商是中国阶级社会确立的早期,强权政治的权威性得到加强。不过,《易经》中《临》、《观》等卦关于君王执政行为也须加以道德约束与评价的记述,为我们认识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体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材料和视角。《临》卦辞<1晦.元亨利贞。“临”即临政、治民之意。作为一个君主,只有勤于政事方为有德之君,才是大吉大利,国家才能安康兴旺。如果不理朝政,放弃“临”的为君之责

4、,就会出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的不堪局面,这样不仅于庶民不利,对于统治者也是无益的。这种对君王执政行为的道德约束和评价在《临》卦各交交辞中并不乏见。比如关于亲政问题,《易经》提出,如果能够做到以温和感化(咸)政策治民,以敦厚诚实之心(敦)待民,忧民之所忧(忧),就能够做到为政至明,诸事无咎。反之,如果用钳制压迫的政策(甘)来治理国家,则不会带来好结果。《井•九三》艾辞:“‘井谋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在这里,通过邑主在打井净水一事中的行为表现,对体恤民众疾苦的开明君主给予了较高的道德肯定。《观》卦卜辞:“观我生进

5、退。“观其生,君子无咎。“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为政者不仅要做到“咸临”、“至临”、“敦临”,还必须观察、体各个方面的因素和相关利益集团的要求。其中,首先是要体察亲族的要求,不要搞独断专行;其次是要体察他族等多方面的意见,博采众长,以利于行;最后还要观察哪些国家的政治比较开明,进而与之结盟。1.做人的美德备受推崇。《易经》作者主要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安定的基本立场上,对做人的原则及美丑、善恶提出了道德标准。《易经》卜辞:“素履,往。无咎。”“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意指只要为人豁达,胸怀坦荡,即使人狱坐

6、牢也是贞吉的,可以平安无事。《谦》卦卜辞:“谦。亨。君子有终。”“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逊是人的重要美德,谦而又谦更是贵族所必备的做人品德,这样才可以成为有才德之人。同时,《谦》卦在充分肯定谦逊是一种美德之后又具体指明谦逊是以明智、勤劳为前提的:“呜谦,贞吉。“劳谦,君子有终,吉。“无不利,伪谦。相反,如果纵欲极乐,不思勤奋上进,则十分危险,这是道德要求所摒弃的行为:“呜豫,凶。召于豫,悔,迟有悔。“冥豫成,有渝无咎。”“豫”,娱乐之意,借为娱乐、嬉戏、放纵。“吁’借为肝,同“旭”,言日初出之状,喻人处于上升之时境。“冥”,日

7、暮晦暗之时,喻人处于穷途末路或不惑之年。《豫》卦在这里专门讲述了放纵享乐行为的道德评价问题,认为人有名气后如果只是贪图享乐嬉戏而不思发愤,则必然荒淫废德,以至身败名裂,故为“凶”。当一个人正处于风华正茂之年,事业有所作为之时,若肆于游乐,则不幸之事便会接踵而至;而一个处于日暮西山、江河日下之人,如若弃德放纵,则已有的成就也将败毁,导致前功尽弃,不得善终。1.尚礼好节的道德传统初步形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知书达礼、节俭持家历来为世人所颂誉,《节》卦对此作了明确的记述,并给予了充分的道德肯定。《节》卦卜辞:“节,亨。苦节,不可贞

8、。“苦节,贞,凶。悔亡。“节”为礼节或节俭之意,引申为各种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涉及社会生活作风的方方面面。拘于礼则益于行,能够按照礼节的要求去做,则可平安无事,是为“亨”。反之,如果把遵守各种礼节特别是节俭、勤俭视为一件痛苦的事,只知贪图享乐,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