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

ID:22051013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  《说勤奋》说课稿  说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说勤奋》说课稿  《说勤奋》说课稿  说教材  《说勤奋》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然后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根据摆出观点,举例证明,点题作结的大体结构我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扣题立论,作者以问句开篇,引出中心论点:勤奋是通往理

2、想境界的桥梁。接着强调指出,古今中外的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依凭勤奋获得成功的。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举例证明。作者例举了一古一今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开头所摆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这一部分紧承上文,强调今天仍然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我计划两课时对本文进行教学,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新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通往

3、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交流课外搜集到的名人成功的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说理性很强,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所提出的论点,因此,我把文章2、3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并把理解“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词句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教育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体会他们的勤奋,从而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说教法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了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

4、主体”这一目标理念,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使学生做凭借了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模式为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  由于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开展紧紧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构建学习板块,系统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司马光的具体事例,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理解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采用学习的迁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讨论童第周手中的“鲜花

5、”是什么?和“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学法  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已经转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大致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一)复习上节所学  桥梁好不气馁滚瓜烂熟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稍微一动有所作为名列前茅  在第一课时中我已经教学了生字词,因此在这里设计了检查词语朗读情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明确中心,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作者是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吗?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

7、浇灌出来的。  (2)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艰辛的劳动)  (3)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更加具体,通过“古今中外”“每一个”“都是”说明了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  三、研读事例,学习第二段  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探究司马光的

8、事例  司马光是什么人?  著名的史学家,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