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

ID:22070325

大小:17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_第1页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_第2页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_第3页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_第4页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夹缝里的真实人生2016年03月04日15:164小时内,郭英森接了24个电话。电话大多是网友的鼓励和探讨,郭英森多次笑答,喊老郭就行,不用叫老师。也有商谈资助合作的,老郭委婉地说,不想给中小企业增加负担。接着,他又回绝了一家媒体提出的跟踪拍摄他日常生活的提议,原因是“不想张扬、被戏剧化”。还有人打来电话咨询灵魂出窍现象,老郭哭笑不得。2月22日午后,郭英森坐在首都图书馆二层咖啡厅外的长凳上,边接受采访边处理各项事宜。10天前,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随后,下岗工人郭英森5年前参加职

2、场招聘类节目《非你莫属》,引用“引力波”相关理论却被讽刺的情节,被人重新翻了出来,并号称“众人欠他一个道歉”。同时又有一片质疑之声,对于这样一个只会口诵科学术语,却与科学无甚关系的“妄人”,梦想可以尊重,但不要瞎想。郭英森小心地应对着近来的陡然走红和又一轮的论战。现在是个机会“三四天前,突然有网友打我电话,说你快上网看看,已经爆了。我才知道上《非你莫属》节目的视频被翻出来了。我现在的计划是:先往国外期刊发表论文;有影响以后,在大型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后续还要制造中性物质、反物质,还有“稳定岛”。这是在元素周期表之外

3、的物质,在我之前,没有人发现它是能源。我又超前好几百年……不,好几十年。现在是个机会,看能不能抓住了。”“最终我的研究结果,是做这玩意儿。”顺着老郭手指的方向,来自上海某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在他手机屏上看到这样一幕:蓝天白云的风景图之上,一个圆筒状物飘过。圆筒内部横截为二,上下半部各用字符标识着“正引力”和“负引力”。这个自制动态gif图所演示的,是老郭将“新飞行力学”应用在“超光速宇宙飞船”上的研究成果。“不用车轮,不用燃料,能取代火车飞机。”老郭兴致勃勃。对面无话。总经理目光停在这个兀自飘动的筒状物上面,双眉蹙

4、起。自老郭5年前参加《非你莫属》节目遭奚落的视频被翻出来,外界呼吁正视这位“民间科学家”之后,这家上海的企业第一个前来拜会,寻求合作。总经理慢慢开了口:“你的理论我是不太懂的,我们是想看看哪些方面可以转变成盈利,你论文发表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哪个机构可以帮你做这个实验?”谈话已从老郭的理论世界中跳了出来。这次无话的换成了他。直到面见这位上海的总经理之前,气氛始终轻松融洽。老郭介绍自己的各项创新理论,控诉美国谷歌和NASA抢走了他的科研成果,述说着自己距离国内体制之远、距离诺奖殿堂之近,直到讲得嘴角泛起白沫。但是,当

5、有意投资合作的企业来到面前时,他却无法回答关于他科研计划的一个具体现实问题。对于老郭来说,走上这条路,源于一个充满科幻的开头。走红后,郭英森接到许多有意投资合作的电话。图/薛雷独来独往的,不闲唠“1994年7月的一个晚上,我在抚顺浑河边发现了飞碟。当时它在前面飞,有架飞机从沈阳方向追过来,从灯光判断,是军用飞机。这个飞碟的船体旁边有两个光环,嚓嚓嚓嚓,从暗到亮,一直在转。后来还见过一次,那是夜空中一个亮星,咔——极快地飞过去。我就好奇:它怎么能那么飞呢。然后就左一考量,右一考量,买相关的书来看。我不觉得学历是短板

6、。”郭英森的最高学历,是初中。1972年,郭英森从抚顺三中九年级六班毕业。在教师评语中,他爱好无线电、半导体,刻苦认真,特别爱好理科。毕业成绩,郭英森的物理考96分,化学90分,数学69分。郭英森1955年底生于抚顺的一个工人家庭,妈妈在机械厂工作,姐姐在石油厂,还有两个弟弟。动荡年代里,父母在群众武斗和成分划分中饱受其害。初中毕业下乡两年后,郭英森入职当时的抚顺煤气厂,成了行政科的一名木匠。在当时的同事张庆霞看来,年轻的郭英森“小窄脸儿,漂白儿”、“戴个眼镜,有点像知识分子”。她记得,郭英森这人不怎么爱交流,机

7、关下班,都是搭个伴儿一起走,他独来独往的。上世纪80年代末,郭英森被调入河北(抚顺浑河以北)分公司,成为管道维修工。双职工李杨夫妇觉得,郭英森挺内向,不闲唠。这个时期,是公共事业单位的“好时候”,而抚顺的煤气、热力、自来水、电力各单位中,煤气公司的工资又是最高。同时,这也是思想文化领域重新开放、百花争妍的时期。全民关注哥德巴赫猜想、科技热、飞碟热,层出不穷。另一位“民间科学家”,独创了“万有斥力”理论来挑战牛顿的彭大泽,回忆起那个年代:大家不迷恋外国的东西,科学无国界。这批“民间科学家”,被定义为科学共同体之外进

8、行所谓科学研究的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被分到煤气公司下属的一个维修站所后,郭英森开始订阅相关报刊杂志,加入了这股浪潮。变得“各色”了“搞研究,先是爱好,后来就成了追求。家人对这个算理解吧,也不能说全支持。家本身就不是一个讲真理的地方。我离了婚,她过她的,我过我的。没有人支持理解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