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ID:22094186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1页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2页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3页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4页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级稻品种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级稻品种龙粳31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王瑞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佳木斯154026)龙粳31(原代号龙花01-687)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和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育成。该品种聚合了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多优集成新品种。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1004。2012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苗头品种和对照品种,当年推广面积猛增至51.09万hm2,位居黑龙江省推广品种首位,成为迄今为止黑龙江省自育品种中年种

2、植面积唯一突破46.67万hm2的水稻品种。2011-2012年连续两年通过了国家超级稻专家组的测产验收,2013被列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主栽品种,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预计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1品种特性2000年以龙花96-1513为母本,以垦稻8号为父本杂交,2001接种其F1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绿苗当年冬季温室加代,2002-2006年所内田间种植观察选择,并进行产量、抗病、耐冷等特性鉴定。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生产试验。1.1

3、产量高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667m2产量587.3kg,比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6.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667m2产量501.4kg,比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4.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量544.4kg,比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5.7%。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667m2产量609.3kg,比对照品种空育131平均增产12.6%。受农业部科教司委托,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分别于2011年9月24和2012年9月22日对龙粳31百亩示范片进行了测产验收,两年测产结果分别为667m2产量达7

4、58.5kg和746.4kg,通过了国家超级稻专家组的验收,已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1.2早熟龙粳31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属于早熟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1.3优质2009-2010年品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1%~81.2%,整精米率71.6%~71.8%,垩白粒米率0.0%~2.0%,垩白度0.0%~0.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9%~17.43%,胶稠度70.5~71.0毫米,食味品质79~82分。1.4抗稻瘟病性强2008-2010年接种鉴定(三年之间的幅度):叶瘟

5、3~5级,穗颈瘟1~5级。1.5耐冷性强2008-2010年耐冷性鉴定(三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11.39%~14.1%。2高产栽培技术2.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气温稳定通过5~6℃时,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一般4月15~25日秧田播种较适宜,种子经过严格的精选、浸种消毒及催芽程序后,方可播种。为了培育壮秧,秧田播种量不宜过大,机插盘育苗每盘播芽谷100g,手插苗每m2播芽谷200~250g,播种前要将置床表面用水浇足浇透,播种后加强管理,控制好床土水分和棚内温度,促进根系深扎,严防高温秧苗细弱徒长。2.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在安全移栽期内,提倡适时早移栽,延长营养

6、期,增加有效分蘖。当气温稳定达13℃时,地温达14时即可开始移栽,一般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移栽以5月15~25日为高产移栽期。插秧前3~4天要蹲苗壮根,做好“三带”(带药、带肥、带增产菌)工作。龙粳31穗较大,分蘖力中等,可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插秧规格以30×13.3cm,每穴3~5株为宜。   2.3合理施肥龙粳31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较喜肥。中等肥力地块每hm2可施尿素250kg、磷酸二铵100kg、硫酸钾100kg。氮肥总量的40%,钾肥总量的50%,全部的磷肥作基肥,翻后旱耙前施入。返青后立即追施蘖肥,施肥量为氮肥总量的30%。穗肥施于倒2叶

7、展开时,追施氮肥总量的20%和剩余的钾肥。齐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作粒肥。 2.4科学灌水花达水插秧,插秧后灌3~4cm水层扶苗,返青扎根。返青期若遇低温,水层加深至6~7cm,以水保温。分蘖期保持4~6cm水层,增温促蘖,分蘖达到要求基本茎数时采取间歇灌溉,对肥力较高、长势过旺、进入本田产生气泡田块,应排水晒田,排毒、控蘖、促扎根。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较多时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分裂期对温度要求敏感,应把水层调至6~7cm。该期若遇17℃以下低温时加深水层至15~20cm,以防障碍型低温冷害。扬花期灌3~5cm水层,灌浆期至成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增温透气

8、,养根保叶,确保活秆成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