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

ID:22125780

大小:65.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_第1页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_第2页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_第3页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_第4页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性丑闻政治的非丑闻解读竞争政治是性丑闻转化为性丑闻政治的主要动因。非竞争政治中也有丑闻事件,但那里的丑闻事件只是工具,是高度选择性的,是为当权派党同伐异服务的。性丑闻与性丑闻政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某省审计局副局长与税务局女干部裸死于轿车之内,他被害人,即便已被认定为一桩偷情事件中的意外事故受害人,也不会掀起权力圈里的惊涛骇浪,人们很快就会把整件事给淡忘。们或是一桩性丑闻的主或是一桩普通谋杀案中的性丑闻政治则不同。政治意味着斗争,美国共和党籍的前众议员佛利向不满16岁的男实习生发送带有性爱信号的邮件,这桩美国历史上少见的邮件性丑闻迅

2、速转化为性丑闻政治,佛利应声辞职。由于共和党的众议院议长哈斯特涉嫌包庇纵容下属同僚的“傻事”,斗争的矛头很快指向议长本人和共和党,在接下来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失去了国会多数党地位,来自民主党的南希?佩洛西坐上了众议院议长之位。一桩性丑闻给社会造成的道德创伤得到了制度性的系统纠正。这么看来,性丑闻是可怕的,而性丑闻政治表面看来更可怕,其实却是个好东西。性丑闻要转化为性丑闻政治一类的好事,需要靠一套成熟的法治文化与实践。独立检察权一个国家的总统、总理及至国防部长被检察机关“呼来唤去”,遭诉不止,如此“内乱”的国家何成体统?其实不然,以色列

3、屹立于阿拉伯“群狼”中不倒,在中东沙漠上治理出阿拉伯半岛上最具有绿色环保主义色彩的富强国家,其秘诀在于拥有强大的政治制度,其中之一就是世上罕见的独立检察制度。这与“丑事”变“丑闻”有关。丑闻指被公众知悉的丑事,其主角往往是握有公共权力者或代表了政府公信力。丑事发生后,总有一股力量试图掩盖真相,而这股来自利益共同体的力量常常是令人生畏的。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机构来对抗。在以色列前总统卡察夫的性丑闻案中,时任总统摩西?卡察夫辩称,从2006年起,他就受到“部分”前女职员的骚扰。据称,这些“失去工作而怀恨在心”的女职员们常常跑到总统

4、府,威胁总统如果不付给她们一大笔钱,就把总统性骚扰甚至强奸她们的事公之于众。不胜其扰后,总统责令检察部门过问此事,并警告这些“捣乱”的女职员,总统要是真的“不高兴”起来,就会把她们送上刑事法庭。以色列总统通常是道德的化身,是国家的形象,事关“国之大体”。卡察夫在政界几十载,素有“干净先生”之誉。担任总统一职已7年,快到光荣退休的时候了。以色列检察总长马祖兹奉命前来“理麻”这桩事。然而,他着手调查后,发现前女职员的控诉并非捏造,有相当多的证据指向总统犯有强奸和滥用职权罪,从此,总统便陷进了性丑闻政治。由于没有一个部门站出来为卡察夫说话,

5、检察部门又坚持以强奸罪等多项罪名起诉卡察夫,国会议员也在酝酿弹劾总统一事,在这些压力下,卡察夫最终提前下台。目前来看,卡察夫与检察部门之间的斗争还未结束,之前他们所达成的辩诉交易被卡察夫反悔,卡察夫已经决定主动走进法庭,通过司法程序为自己的清白找个说法,那是后话。透明政治透明政治是将丑闻政治化的外在条件,透明政治的关键在于政治监督和媒体自由,而媒体的自由报道则基于公众人物不应该拥有普通人物一样的隐私这样的共识。多数性丑闻都是敏锐的媒体最早捅出来的。这是第一步。不必苛责媒体负有高尚的公共道德使命。媒体揭丑,大多受促其发行量的利益考量,这

6、无可厚非。媒体揭短,其价值并不在于它揭什么短,而在于它能顶住外部干扰揭短。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之间发生的事,最早是由一个博客类型的新闻网站《德拉吉报道》“揪”出来的。《德拉吉报道》曾因充斥谎言和虚假新闻而声名狼藉,但克林顿一案却是千真万确的。媒体总游走在对与错的边缘,并没有充足的资源对每一件它所报道的事作出绝对正确的判断,但媒体可以把判断之责早早地提交公众审视。媒体大多迎合公众的需求,所以透过媒体对性丑闻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国之公民对公众人物道德水平的期待程度。成熟社会一般把政治人物的丑闻与正常的私生活区分开,如欧洲大

7、多采用社会责任与个人私生活“二分法”原则,不喜欢过多地把“个人私生活的不适当性”往“政治不适当性”上靠拢,因此,欧洲一些政治人物的个人感情纠葛并不影响公众对其政治公信力的信任,很难把这类私生活上升到性丑闻政治高度。如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和法国总统萨科奇,甫一上任,就抛妻离家,另觅新欢;英国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和女秘书的婚外恋曝光后,工党内阁也没有把他炒鱿鱼,只是将其职权范围缩减;欧盟执委会副主席费尔霍伊根在2006年10月被德国《焦点》杂志抖露他和已婚漂亮女助理、办公室主任佩特拉?爱勒在立陶宛一家裸体海滩戏水的照片后,一度被要求“下课”,

8、后因两人被认定为情侣关系并且费尔霍伊根之妻早己提出离婚,所以费氏到现在都还干得好好的。竞争政治竞争政治是性丑闻转化为性丑闻政治的主要动因。政党的竞争性,注定了相互揭短是永恒的政党策略。如果没有竞争性政治,如政党轮替、普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