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

ID:22137502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_第1页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_第2页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_第3页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_第4页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植物是城市绿地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本文对广场绿地、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江绿地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Abstract:urbangreenspacelandscapeplantisthemostimportantpartof,soplantsdirectlyaffectthequalityoftheconfigurationofthegardengreenbeltlandscapee

2、ffectandits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oftheplay.Inthispaper,thesquaregreenspace,landscapegreenspace,roadgreenspaceandriversidegreenbeltplantconfigurationandanalysis.  Keywords:landscapegardenplantconfiguration      :TU986.4:A:  绿地植物配置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其景观风貌及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3、。本文对该区的广场绿地、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江绿地的植物配置进行评价与分析,尝试探讨适合气候环境及功能要求的植物配置模式,从而充分发挥绿地的景观和生态价值。  1植物配置总体要求  植物群落配置总体上要做到在遵循生态学的基础上,融合美学要求,体现植物配置的景观功能。具体来讲,园区植物配置首先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各得其所,使乔木、灌木、地被、攀援、水生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互生共存。植物配置时要注重乔、灌、草立体空间搭配,从而增加绿量、提高绿地生

4、态效益,进而提高园区内环境质量。  2广场绿地植物配置  2.1功能要求  广场绿化的植物配置总体上应遵循美观、实用的原则,并与广场功能相一致。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以满足广场的功能要求为目的,利用植物的色彩、叶相及姿态变化进行布置,适当运用园林小品和硬质铺装等园林手段,最终形成美观、实用的广场环境。广场绿化也是一种形象绿化,总体上来说位于园区入口及核心公共区域,形象沉稳大气,线条简约,以高品质常绿大乔木、大灌木、灌木搭配鲜艳的彩叶植物或花卉为主。配置模式以高大乔木为主,因为高大乔木不仅为广场带来遮阴,可以让游

5、人在广场内进行较长时间的停留、观景,而且保证了从广场通向四周的景观视线通畅。  2.2主要配置模式  (1)落叶乔木一常绿灌木类地被一草坪:该配置模式可应用于以休闲娱乐、亲近阳光、享受日光浴为主要功能的广场。以简约、大气的配植风格,选用生态效益好和抗性强的落叶大乔木作为上层乔木,同时能呈现美丽丰富的秋色叶景观,中下层灌木选择规整、简约风格的常绿低矮灌木,并铺设大面积的草坪,留给游客更多的活动空间。  (2)落叶乔木常绿乔木一常绿灌木类地被落叶灌木类地被一草花地被:该配置模式主要考虑到为游人提供休憩、闲坐的遮阴

6、环境。上层选用常绿乔木形成基调,并搭配一定数量的落叶乔木,以丰富景观效果;中下层以耐阴性好的常绿灌木类地被为主,并搭配有丰富季相变化、观赏性强的品种,下层则配置色彩丰富的草花地被(见图1)。    图1广场绿地植物配置模式  3景观绿地植物配置  3.1功能要求  景观绿地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着重突出绿地的景观效应和游憩功能,其中有防护功能的绿地需兼顾净化空气、减轻噪音污染等功能。植物生态群落的完美展现,小空间注重植物景观效果的统一性,增加空间融合感;大空间注重植物生态多样性和群落关系,营造丰富的生活体验;整体

7、色彩以绿色为主,搭配少量开花植物、季相植物和色叶植物。地形塑造可加强空间的功能和景观舒适性。  3.2主要配置模式  根据以上要求,提出配置模式如下: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一落叶小乔木落叶灌木一常绿灌木类地被草花地被:该配置模式上层乔木选择遮阴性良好的常绿乔木,同时搭配季相变化明显的落叶乔木;中层配置落叶小乔木和落叶灌木;下层配植常绿灌木类地被和色彩丰富的草本地被。该配置模式构成的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极具观赏价值。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增加氧气,改善环境(见图2)。    图2

8、景观绿地植物配置模式  4道路绿地植物配置  4.1功能要求  园内道路绿化主要包括行道树和路侧绿化、分车带和交通岛绿化等。道路绿化建设应体现生态型、文化性、功能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1)树种选择以落叶树为主,优先考虑植物5~10月的景观效果。尽可能利用和保护现状成熟苗木,并突出重点道路管线避让绿化的原则。  (2)传承历史文脉,整合植物资源,文化特色与道路景观有机结合,突破常规种植形式,采用活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