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

ID:22149290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_第1页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_第2页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_第3页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_第4页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的发展策略2013年5月,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着手对抗日神剧进行整治,终结了中国电视剧抗日题材过度娱乐化罔顾公共理性的闹剧时代。我们认为,抗日神剧一度甚嚣尘上是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定势在影视过度娱乐化时代的畸变,因此,有必要对此前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某些创作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讨论。一、抗日战争是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构成,从1894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半个世纪,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以及中华民族发出的愤怒的吼声自然成为中国影视创作重点叙写并长

2、期存在的题材类型。(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在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中占绝对优势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受到世界瞩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上两个阵营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以及中华民族内部国民党退守台湾仍意图反攻大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内地生产的电影题材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如何抗日、如何打败国民党、如何建设新中国等几种类型。因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题材是中国影视作品题材的重要类型。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可以检索该类题材电影超过三百部。(二)国民党抗日题材作品在1984年以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内地开始重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

3、挥的重大作用,1984年出现了第一部涉及国民党抗日题材的影片《喋血黑谷》,直到1986年全片表现国民党抗日的《血战台儿庄》出炉,和国民党有关的抗战影片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电影《浴血疆城》《血战昆仑关》《七七事变》《大捷》,电视剧《忻口战役》《我的团长我的团》《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等。(三)二战前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少且题材集中表现甲午海战至二战期间的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也很少,电影方面仅有《邓世昌》《甲午风云》《一八九四甲午lunwen.1KEJIAN.第一lunwen.1KEJIAN.提供代写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大海战》等几部

4、表现甲午战争题材的作品,电视剧仅见与《北洋水师》《走向共和》中的若干集剧情中。从目前搜集到的材料来看,表现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电影基本上都由台湾拍摄,内地对此类题材的失语至今,这显然是国共两党长期对立以及沟通后内地对台湾相关历史缺乏了解所致。二、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定势在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在题材处理上呈现突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两大定式,由于长期以来对多样化视角缺乏追求,导致此类题材的创作定势影响至今,这应该是抗日神剧这一怪胎产生的重要根源。(一)定势一:以日本侵略为背景,凸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洋洋洒洒百余部抗日影片

5、,无论优秀与否,主角类型基本在战斗英雄(《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少年英雄(《鸡毛信》《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地下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各类英雄范围内。这些英雄无论是卡利斯马式的,还是反卡利斯马式的,都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面对险境的智勇双全与视死如归成就了他们在银幕上的光辉形象。许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借助历史话语重构英雄人物,以特定的策略有效地弘扬英雄主体的镜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1]虽然抗日电影主流呈现以日本侵略为背景,凸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的状况,但《鬼子来了》(姜文2000)、《南京1937》(吴子牛1995)、《东京审判》(高群书2006)、《

6、南京!南京!》(陆川)等却代表了同类题材电影对多样化视角和艺术表现的追求,而这种情况在目前的中国的同类题材电视剧中尚未出现。有人认为电视剧靠情节吸引观众,不能像电影那样写意手法或追求散文化,不大可能出现连续铺垫多少集受苦受难而最后才反抗爆发,因为隐忍即有矛盾但无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没有戏电视剧就失去了悬念失去观众。而电影不然,观影时间90分钟到2个小时,3小时以上的很少,即便是《赛德克巴莱》这样的影片虽看似情节分散拖沓但积累了情绪和思想,展示了受奴役的隐忍和最后的反抗。其实不然,这里我们以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为例,对普通百姓在日本殖民期间在艰难生活中不

7、断积累的愤怒作为抗日动因的沉淀在情节的处理上同样适合电视剧情节。实际上,这里讨论的是此类题材影视作品叙写的背景与前景问题。简单地说,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前景内容单一,而背景被过度压缩。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真的猛士,但他的反复上演却使该类作品艺术表达角度过于单一,他对观众欣赏中心的牵引导致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模糊了庞大的历史背景。而这庞大的背景展开来看至少还包括三个层面:(1)日军的侵略暴行;(1)广大中国百姓因此而遭受的苦难;(3)国际社会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些背景中有很多人性的、具有民族精神的题材可以深入挖掘,还有很多丑恶需要鞭挞,这些曾经的背景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