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务实、奋进

好学、务实、奋进

ID:22155337

大小:11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27

好学、务实、奋进_第1页
好学、务实、奋进_第2页
好学、务实、奋进_第3页
好学、务实、奋进_第4页
好学、务实、奋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学、务实、奋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期刊寄语好学、务实、奋进张昌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要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好,要实现创省重点的发展目标,除了“决心”、“规划”之外,尤需全校教师从一堂堂课、一篇篇作业、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不然所谓的“落实”皆会成为“落空”。的确,中小学教育,尤其像我们这样正在发展的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学校上下的办学思想与理念,教育经费的来源与使用,德育的心育与严格要求,教学管理的质量与评估,课堂教学的气氛与效率,教育对象的背景与差异,学生的学风与行为习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不都是需要我们立奋进之志,行好学之风,做务实之事吗?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

2、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好学,就是要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拓展学识范围,就是要勤于更新知识,驾驭各种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好学才能“志向高远”,才有自知之明,才能看到自己的差距,才能摆脱“吃老本”、“老经验”的束缚,才能遵循教学规律,找到办法,解决问题。“好学致远”,终身受益。务实,就是要把思想变成行动,让自己感到生活是铁的事实,而不是虚假的设想,踏踏实实的从各人所担当的工作做起,从每节课、每件事做起;务实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就是一种艺术的追求,一种只属于你自己的创造。务实才能体现你的分量,你的价值,才能使你生命不断产生火花,才能在下班的路上感到自己对得起

3、社会,感到生活的快乐。学校发展至今实属不易,这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晶。进,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有新的奋进。这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苍海博击勇者胜,面对机遇与机战,我们选择“奋进”!2002年5月20日24我校教科研动态近几年来,我校教科研活动日益发展。目前,我校有省级、市级研究课题各一个。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被批准为省级科研课题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始,准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学生正是依赖于数学概念来展开思维和构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二、课题

4、界定:数学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对两种以上数学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而不是某种特定数学事实的概括。数学概念是从过去的经验或认识中归纳抽象出本质属性,从而使它们有效地适合于当前各种问题情境的一种结构。教学策略: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要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教学策略。三、理论依据:支撑理论:(1)联结理论、媒介理论。联结理论把概念掌握过程解释为各种特征的重叠过程,是对不同事物的同一反应,即刺激(s)一一反应(R),媒介理论试图修改外界的刺激(s)—

5、—反应(R)公式,即假定内部存在一种媒介因素,并用它来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2)同化、顺应理论。同化即把新概念、新知识纳入到已知的认知结构;顺应即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纳入新概念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概念。(3)假设理论。即把概念掌握理解为积极创造概念的过程,即根据事实进行抽象、推理、概括、提出假设,并将一这假设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的过程。四、研究目标:1、针对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中的几个误区,寻求有效教学策略。误区一、重概念形成后的解题训练教学,轻概念形成过程中概念得出过程的教学。误区二、重解题教学策略,轻概念教学策略。误区三、重概念的单一教学,

6、轻概念的整体教学。2、不同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确定,设计依据、设计要求、方法。策略设计依据: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教师素质。策略设计要求;依纲据本、知能兼顾、难易适度、渗透思想。策略设计方法:新旧联系。质疑讨论。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求同转化、讲解分析、概念题型化等。3、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对形成数学思想及方法、数学思维的促进作用。24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寻求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交流每一阶段的研究经验,进行筛选确认,形成有效教学策略。3、教学实验法:对确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验,

7、并根据其效果及时修正策略,其实验程序为:确定策略一教学实验一修正策略一形成有效策略。4、比较研究法:对同概念的教学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比较优劣,找出适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六、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进行课题组分工,并查阅文献资料。该阶段主要以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为主,并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概念种类、学生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