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

ID:2215548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_第1页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_第2页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_第3页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_第4页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近几年来,生涯教育走进校园,逐渐被人们熟知。语文作为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是否该走近生涯教育?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结合中职生的特点,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生涯教育;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简介:胡云威(1973-),女,浙江奉化人,奉化职教中心,中学一级教师。(浙江 奉化 315500)  :G642.3     :A     :1007-0079(

2、2011)11-0129-02    1971年,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的西德尼·马兰(S·P·Marland)提出生涯教育的理念,之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所谓生涯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达到个人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由此可见,生涯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青少年完整人格的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而俨然以世俗、叛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亦或者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中,束手束脚。同时,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紧跟潮流,不甘于落后

3、。所以他们极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又不满于目前的处境,他们试图改变但又不知所措。对人生目标、自我发展、职业前景更是缺乏明确的认识。他们来到职校,大多出于无奈。对于专业的选择,更是听之任之。在这一阶段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干预、正确的引领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让生涯教育走进职业中学的校园成为每个教育工的使命,而语文学科更是责无旁贷。  一、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1.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关注生涯教育  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无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自身发展。十

4、年课改,人们早已经改变态度:从只盯着分数到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持续发展。学生的终身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融入社会、学会谋生创业等的生涯教育,便成了教育工共同的责任。它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成长的历程,关注生命的质量,关注生命生成的过程。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则成为语文教师与时俱进所要肩负的使命之一。  2.职校办学思想,需要语文教学参与生涯教育  职业学校秉承着服务地方经济,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办学宗旨,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中职语文教育如果独立于专业理论和实践课,固执于孤高的姿态,那么课时

5、被大量削减的趋势就成了一种必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青少年的现实需要和终身利益出发,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就成了中职语文的当务之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信念理想、人格完善等方面的教育,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走上社会时能快速适应;遭遇困难时能坚强面对;并寻求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  3.语文学科特点,语文教学适合渗透生涯教育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它担负着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职责,期望学生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能用、会用、用好语文

6、这一重要的工具。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民族优秀进步文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语文同时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正因为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以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正是我们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承担的工具、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认识到语文教学和生涯教育的密切关系。  二、中职语文教育渗透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 

7、 1.潜心阅读,感悟人生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以基础模块为例,教学大纲规定:现代文的教学课时不少于80课时,而文言文则是16课时。表达与交流共计40课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要求24~28课时。可见,新的教学大纲一如既往地把阅读与欣赏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  阅读能丰富心灵,提高素养。带给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快乐;带给审美的无限体验。课堂之中,当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展开交流与对话,有理由相信,这是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他对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