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

ID:22157613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_第1页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_第2页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_第3页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_第4页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药学院化学(S)—班王治金学号:12120140125浅论古典诗歌与现代汉语诗歌什么是诗?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必先正名。什么是诗,《新华字典》上说,诗是一种分行排列的抒情文体。《辞海》上说,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叶芝说,我们在和别人争论时产生的是雄辩,在和自己争论时产生的是诗。诺贝尔文学奖的又一得主艾略特说,诗是安慰有教养的人所作的游戏。诗是什么,一定要有自己对诗的看法。诗在文学体类中,是一种精粹的韵文,也是一种优雅的美文。如果为诗再下一个详明的定义,

2、则可说诗是运用精粹的语言,以简练的形式,特殊的意象,表现深度的内涵,和谐的节奏,能引起美感与共鸣,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样式。诗歌分为古典诗歌(古诗)和现代诗歌(新诗),古典诗歌为我们常说的古依近本词、曲等等,现代I嚮職见代汉衙賴用现代汉语写的,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形式与意味的诗。这自然也就排除了今人写作的古典诗。故事:有一位当代诗人去太白山。一个朋友说,诗人,做首诗嘛?抵挡不住人家引诱,想了想,就冒出四句话来:举头望太白,不见太白峰。太白泼墨处,诗在云雾中。太白山有一处景点,叫太白泼墨处。那天去时正好天阴,所以就有那么一fe],诗在云雾中。感慰廷好。

3、给朋友看。朋友此不错,有李白之风。回来的路上,又有一首:回望太白山,山在云树间。此身与我在,心已随之远。朋友看了,说不错,像王维的诗风。德棚友的夸奖,有点得意。就?旦子,存着侥幸的心理让一位研究古诗词的老先生看。老先生笑笑,说,意思不错,但平仄不对。你写古诗,就M讲这个。不讲,你诗的声韵和意味就差。今人写古诗往往如此。古今语音变化很大一一比如,古音里的入声消失了__你要讲平仄就很难。不讲,交爆搓。另外,古人槌僧娌仓蜡了千辨,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几乎把能够挖掘的题材都挖掘净尽,能够表现的思想情感都表达完了,今人难能逃出古代诗人的影罩。中国古典诗歌

4、以其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品质和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形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目光,也傲视着各领风骚、才人辈出的世界文坛。意境优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隽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费解似乎是孪生兄弟,意境和想象从来就难以割舍。古今的文字距离让现代人难懂古典诗歌,面对这个难以读懂的美人,我们怎样体察她的内心呢?首先我们可以洞察她的眼睛标题来走进她的心灵。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便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揭示内容,揭示主题。但人们往往急于抓住这个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儿,往往以“床前明月光”作开头,忽略了标题“静

5、夜思”;同学们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冷落标题是常见的情况。为什么不仔细分析标题呢?事实上,古诗的标题对诗章的内容往往有统摄作用,标题吐露着诗文的心声。搞清标题的含义,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文的内容。当然,像那种将首句作标题的情况除外。“审标题”的“审”,意思是仔细看,这要求读者不仅要重视标题,而且要全面分析标题,并加入适当的推理想象。现代汉语语法根据单句的结构,将单句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我们不妨将古典诗歌的标题分为有动词的和没有动词的两大类,没有动词的标题仅占一少部分。试以当今普遍认可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6、年版)为例,没有动词的标题占全书总数的22%。尽管这一数据是来自对唐诗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对古典诗歌精华的统计,所以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没有动词的标题往往是名词性的,这些标题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诵的对象:或是人物,如《渔翁》(柳宗兀)、《蜀相》(杜甫);或是时间,如《月夜》(杜甫)、《春晓》(孟浩然);或是地点,如《乌衣巷》(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或是自然景物,《霜月》(李商隐)、《江雪》(柳宗元)。诗歌是宣泄感情的载体,不论诗人以何为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所以这种无动词标题之所示既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欣赏者在明确标

7、题含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思考:面对这些吟诵对象,作者会抒发怎样的情怀?相对而言,这类标题的数量较少,理解也较容易。绝大多数标题是带有动词的,这类标题中,有的只有一个动词,如《登高》(杜甫)、《闺怨》(王昌龄);有的有多个动词,如《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多个动词,有的陈述同一个主语,有的陈述不同的主语。这个问题将在“找动词”中详细阐明。除辨清标题有无动词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标题的斟酌应贯穿在对诗篇的整体把握中,即在理解具体诗句时也应把标题的因素考虑在内。首先,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具有观照人类自身、观照自然的特

8、点。这种观照体现在对自身和自然呈现状态、发展变化的体验上。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