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周练二物理题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

ID:22194749

大小:9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_第1页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_第2页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_第3页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_第4页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综周练二物理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泸县二中高2011级2010年秋期理科综合强化训练(二)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14.如图所示,两束颜色不同的单色光a、b平行于三棱镜底边BC,从AB边射入,经三棱镜折射后相交于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速度较大B.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C.让a光和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条纹间距D.在利用a光和b光做衍射实验时,a光的实验现象更明显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X光透视是因为X射线在电磁波谱中光子能量最大B.在光学中所说的热辐射,指的就是红外线辐射C.偏振光不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D.紫外线

2、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所以人体接受紫外线线照射量越多越好16.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小定滑轮O与小球B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小物块A连接,杆两端固定且足够长,物块A由静止从图所示位置释放后,先沿杆向上运动.设某时刻物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υA,小球B运动的速度大小为υB,轻绳与杆的夹角为θ,则A.υA=υBcosθB.υB=υAcosθC.小球B减小的势能等于物块A增加的动能D.当物块A上升到最高点时,它的机械能最大17.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

3、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哀变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18.我国2007年10月24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经过四次变轨后其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的远地点D靠近了距地面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如果忽略月球引力的影响,有关“嫦娥一号”通过远地点A,B,C,D的物理量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线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第6页共6页B.在A点角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C.在D点线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D.在D点角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19.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

4、能级之间跃迁时,可能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和,且>,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B.-C.D.2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悬于天花板上,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处在平衡状态,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环套在弹簧外,与平板的距离为h,让环自由下落撞击平板,已知碰后环与板以相同的速度向下运动,使弹簧伸长,则A.若碰撞时间极短,则碰撞过程中环与板总动量守恒B.若碰撞时间极短,则碰撞过程中环与板总机械能守恒C.环撞击板后与环一起下落过程中它减小的动能等于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D.环撞击板后,板的新的平衡位置与h的大小无关21.如图所示,一条小船

5、位于200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m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A.m/sB.m/sC.2m/sD.4m/s第6页共6页泸县二中高2011级2010年秋期理科综合强化训练(二)物理试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第Ⅰ卷答题栏: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题型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总分得分22.实验题:(共18分)I.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

6、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l=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AB碰前总动量=   kg·m/s;碰后总动量=   kg·m/s.II.如图

7、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A.物块的质量m1、m2。B.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第6页共6页C.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D.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A.绳的质量要轻;B.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C.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D.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

8、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三、计算题:23.(16分)我国已经开始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