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ID:22208059

大小:5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_第1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_第2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_第3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_第4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韩道琴(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近年来,随着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利益和资木市场的影响日益彰显,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的行为屡见不鲜,盈余管理的问题也逐渐出现,成为当前会计领域的聚焦点之一。因此,木文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出发点,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治理结构关系的相关研宄,在此基础上分別阐述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还通过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

2、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使资木市场能够朝着更有序、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影响及建议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7-042-04盈余管理研究是一个己在国外兴起二十余年的课题,但我国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少企业都希望通过获得上市资格,在证券市场更为便利地融资。而证券监管部门和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实力和发

3、展能力的评估往往乂以企业的盈余水平为基准,因此,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想法也更为强烈。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并且其会计信息所影响利益相关人的范围相当广泛。而盈余管理行为直接影响的就是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因此,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保证的真实业绩作为支撑,盈余管理行为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恶意盈余管理行为,仅仅是管理当局虚构利润或操作数字的活动,无法保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长期利益,会导致利益相关方之间财富的无序流动,甚至扰乱我国证券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秩序。因此,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系统

4、的研究,试图找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外在和内在动因,进而探讨盈余管理的规范对策。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情况西方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这一重要课题的研宄己有多年的历史,他们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基本理论,成为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领域。Watts&Zimmerman在1990年,从财务报告中是否宵管理当局的意图出发,指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冇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Beasley在1995年研究发现,独立董

5、事在公司董事会所占比例对盈余管理发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独立董事越多,盈余管理的发生率越低。随后,Beasley又指出,萧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发生呈正相关,发生盈余管理公司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萧事所占比例显著较小,增加独立董事能较为奋效地控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II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会下降。Burgstahleretal在1997年他的书中也认为鉴于高昂的成本,相关利益只能依靠利润增长还是下降、盈利还是亏损等对与其交易的公司做出判断,因此公司也就有动机管理盈余、保持利润增长、实现盈利以便降低交易成本。Scott于2003年提出,

6、盈余管理是指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经营者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选择吋,会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从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来对之进行界定,但手段仅局限于GAAP所规定范围之内的会计政策选择,苏内涵是为了私人利益而在会计政策选择吋偏离了中立性原则,这种界定不免过于狭窄,盈余管理的手段繁多,会计政策选择只是其中的一种。(二)国内研究情况盈余管理研宄是一个己在国外兴起二十余年的课题,但我国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的一些学者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对

7、盈余管理的研究己有了明显的进步,并获得不少具有意义的成果。邓妍娑在2005年指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盈余控制行为在各行业广泛存在,不同行业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我国资本市场的利润操纵现象是一个全面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王化成等在2006年认为影响我国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缺位的控股股东的存在。由于股权集中程度较高,企业的各项重大决策都由几个大股东做出,甚至是一个绝对控股股东做出,这些股东有动机也有能力影响盈余质量并从中获取超常收益。考虑到我国的特殊背景,公司治理机制是相对较弱的,信息披露水平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这无疑提供了一个研

8、究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特殊背景。任明于2007年在研究中指出中国独特的转型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为了规避证监会的制度管制,取得融资与再融资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