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ID:22210306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_第1页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_第2页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_第3页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_第4页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厚砂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张楠韩树山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而这些深大基坑紧邻交通干道、地铁隧道及各种地下管线,施工场地紧张,工期紧迫。地下连续墙由于其施工噪声小、刚度大、整体性好和良好的抗渗能力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槽壁稳定问题,计算出槽壁稳定最小安全系数Fsmin的临界角Ocr,分析了槽壁稳定的影响因素,提出保证槽壁稳定的技术措施,为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作者简介:张楠(1976-),男,硕士,高级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收稿日期:2017-8-20St

2、abilityanalysisofslurrytrenchofdiaphragmwallinthicksandygroundZhangNanHanShushan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thedepthoffoundationpitsisdeeperanddeeper.Theexcavationofdeepfoundationpitsincongestedurbandistrictisverycomplex.Howtoguaranteethestabilityandsafetyofadjacentbuildingsandthenormalop

3、erationofnearbytrafficisthefirstconsideration.Diaphragmwallhasmanyadvantages,suchaslownoise,highstiffnessandseepageperformance.Anditcanbewidelyusedinurbandeepexcavationproject.Combinedwiththeengineeringinstance,thestabilityofslurrytrenchisresearched,thecriticalangle0crofminimumsafetyfactoriscalcul

4、ated,andthetechnologyformaintainingthestabilityoftrenchwallissuggested.Keyword:diaphragmwall;slurrytrench;stability;Received:2017-8-20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通常这些深大基坑紧邻交通干道、地铁隧道及各种地不管线,施工场地紧张,工期紧迫。地下连续墙由于其施工噪声小、刚度大、整体性好和良好的抗渗能力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针对基坑变形和防水要求较高的工程。但因地下连续墙槽壁坍塌而导致周围地面沉陷

5、、附近地下管线爆裂、临近建(构)筑物破坏等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槽壁稳定性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深厚砂层屮进行的地墙施工。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槽壁稳定问题,探讨槽壁稳定的影响因素,提出保证槽壁稳定的技术措施,为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1工程概况1.1工程总体结构及周边环境苏州博览中心三期工程位于苏州园区现代大道南,观枫街以东,翠园路以北地块,东部紧邻博览中心一期场馆。基坑总面积约34500m,周长约732m,最深开挖深度约12m。基坑分A,B两个大区。A区围护结构采用®1000@1200的钻孔灌注桩(桩长19〜20m),桩外侧设置085⑽

6、600的三轴搅拌桩(桩长24.7m)。B区周边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紧邻地铁隧道侧采用厚度1m的地下连续墙,槽深26.8中隔墙厚度0.8m,槽深22.6m。基坑内设置两道砼支撑。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图1),周围道路交通繁忙,地下管线众多,最近的距基坑边约7m。南侧为翠园路,与路下已运行的地铁隧道距离约18m;两侧观枫街地铁出口结构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约9.5m;北侧为交通主干道现代人道。东侧紧邻博览一期展馆,最近距离约7.5m。周边环境沉降控制要求高。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的冲、湖积平原上,场地地貌形态单一,属滨海平原类型。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为:

7、第(1)层杂填土,底板埋深1.75m;第(2)层粘土,灰绿色夹褐黄色,底板埋深4.75m,可塑~硬塑,光滑,干强度中等;第(3)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场区内局部缺失;第(4)层粉土:灰~灰黄色,湿,稍~中密,含云母,底板埋深9.05m;第(5)层粉细砂:灰1采灰色,湿,中密~密实,底板埋深16.2m,场区普遍分布;第(6)层粉质粘土,灰~灰褐色,软塑,底板埋深23.3m;第(7)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上部青灰色,屮部灰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