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

ID:22212395

大小:3.06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20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_第1页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_第2页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_第3页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_第4页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讲 美学概论之审美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审美的研究:审美心理学一、移情二、心理距离三、精神分析四、迷狂说(灵感说)一、移情1、移情说2、“移情”的涵义3、结论1.1移情说—自然的人化“移情说”在西方近现代美学史上影响很大,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费舍尔(1807-1887)、利普斯、谷鲁斯等,英国的浮龙·李和法国的巴希。最先提出“移情”概念的是罗伯特·费舍尔,而把移情说发展成一个系统的美学理论的,则是立普斯(1851-1914)。利普斯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但并非所有愉快的情感都是美感。他认为愉快的情感有三种。一种是外物引起的,例如生理快感;一种是精神引起的,例如宗教所引起的快感;还有一种是通过移情

2、在外物那里感受到的也就是美感。因此,移情是审美的关键。移情现象是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在语言、神话、宗教和艺术的起源里到处可以见出。移情说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审美经验相符合,因此它成为了20世纪初被普遍承认的美学理论。1.2“移情”的涵义移情又叫“移感”、“输感”,也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在美学领域,移情意味着一个人把自己内在的感情无意识地投射到一个审美对象或者审美活动中。移情学派认为,审美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即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将情感移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凝神关照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将主体的情感“

3、移入”或者“输入”对象,从而达到一种“主客默契,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对象是美的,也就是审美的境界。移情是艺术和审美当中十分常见的现象。移情是要有条件的。一个对象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态度,同时也与对象的形式有关。ep.濠梁之辩、文学中的移情认知与审美: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文学中

4、的移情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之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1—3、结论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

5、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沈德潜《顾曲杂言》云:“《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据焦循《剧说》载:杭州艺人商小玲因不能与意中人结合而郁郁得病,每演《牡丹亭》至《寻梦》、《闹殇》几出时,都是“缠绵凄婉,泪痕盈母”。有一次演至“寻梦”,唱至〖江儿水〗”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寻得梅根相见时“,竟仆倒在舞台上,因哀痛至极而猝死

6、。《剧说》又载,一位内江女子,因读《牡丹亭》而慕作者之才,一心要嫁他。后来发现汤显祖是一持拐杖老头,因此发誓不再嫁人,后忧伤投江而死。邹韬《三借庐笔谈》载:扬州姑娘金凤钿读了汤氏作品,因慕作者之才,直接写信表示“愿为才子妇”。因书信周折没有回音,后忧伤而逝。临死前叮咛只要《牡丹亭》剧本作为陪葬物。《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凝视《牡丹亭》演出,忽而“心动神摇”,忽而“如痴如醉”,忽而“眼中落泪”。这是杜丽娘的爱情命运在林黛玉心中产生极大共鸣与震动的表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明·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

7、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二、心理距离1.心理距离说2.心理距离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3.“距离的矛盾”2.1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说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1880-1934)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这个观点,就叫做“心理距离说”。布洛强调的则是,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才可能产生审美愉快。2.2心理距离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距离是审美的前提和条件,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