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

ID:22234048

大小:68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7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南通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2011.4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

2、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DCDBC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CADBCBC1.“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

3、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官僚制度D.朝议制度2.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县令这一做法,从本质上说是为了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比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3.《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

4、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A.地处交通要道B.出产精美工艺品C.商业经济繁荣D.市场受官府控制----------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4.右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

5、,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笔重彩,色彩绚丽----------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5.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标,是为了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7.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

7、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小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8.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9.“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

8、应出自毛泽东的A.《新民主主义沦》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