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

ID:22234193

大小:66.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_第1页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_第2页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_第3页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_第4页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机体与外源化学物的中毒机理,对外来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在,大量新化学物投入使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现行的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体系,尤其是对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的检测评价,存在多种局限性和缺陷,如可以测试的化学品数量少;动物实验周期长;评价的费用高;化学物危险性评价存在物种差异等,这些缺陷正是转化医学在毒理学应用的重大课题[5]。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转化医学在环境和职业毒理学应用的中

2、心环节。新的化学物毒性评价策略提出,应该把当前以死亡、突变、肿瘤形成等终点事件(apicalendpoints)为观察指标的毒性效应评价体系,转换为基于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以毒性通路(toxicitypathways)相关生物标志表达异常为观察指标的高通量(high-throughout)毒性效应评价体系。即利用高通量的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测定毒作用导致的“通路”或“关键事件(keyevents)”改变,建立相应的细胞预测模型并进行剂景-反应关系的检测,结合环境检测水平和人群暴露状况进行危险度评价,从而开展预防医学

3、现场的推广应用,以此为基础提出实际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一依赖灵敏快捷的细胞试验进行危险度评价的理念能大大减少动物试验体系所需的花费和时问,因而与转化医学概念相呼应[6]。为此,近年来,部分学者已经致力于开展毒理学细胞模型的研宄,力图以体外细胞取代传统的动物模型,以获得更快速,更具代表性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例如,Lundberg等[7]于2002年通过成功导入丫猿猴病毒40(SV40)的早期区和端粒酶催化亚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建了永生化的原代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这些永生化细胞可被H-ras或者K-ras致癌基因

4、诱导致恶性转变。在随后的研究中,亦提示出该类细胞株模型对于致癌物的检测可大大缩短细胞转化的间期,从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于化学致癌活性筛查的价值。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环境致癌物毒性检测带来快速简便的应用手段和工具[8]。综上所述,对于卫生毒理中的基础研究来说,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转化医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预防实践指导间快速有效的转化。2.2转化医学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从18世纪起源至今/营养学已经从单纯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结构的研究开始走向分子营养学的突破期。近年来分子营养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化学物的研究更

5、是方兴未艾。如大豆异黄酮,最初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食用豆制品对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有着重要的防治作用而被发现的[9-12]。经过多学科证实其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随后,其他植物化学物质如番茄红素,花青素,大蒜素等植物化学物质也逐渐通过基础研宄阐明K健康促进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态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使得营养基础研宄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人体健康的功效。如果说植物化学物的研究使得营养学领域更为广泛,那么营养基因组学、营养遗传学的兴起使人们对于人类营养的研究更为深入。从实验室到临床,基因多态性

6、的存在被认为是一个许多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转化障碍[5]。而对于营养学,这一障碍却恰恰成为营养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营养素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67.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营养需求的质和量的不同。参考摄入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等名词对由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个体差异己显得不完全实用了。而近年来H渐成熟的生物芯片、蛋白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则为营养膳食摄入的个体化指导提供了可能。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常见C677T多态性便是饮食-单基因多态性相互作

7、用的一个经典例子。过去的研究发现,叶酸和神经管畸形、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13]。而MTHFR是叶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缺乏这一关键酶将导致严重或者中度的高半胱氨酸血症。MTHFR有两种多态现象:C67丌(A222V)和A1298C(E429A)[14]。在欧洲人中,MTHFRC677T的发生率是0.233%〜0.410%。包含前者的MTHFR可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在缺乏叶酸的情况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上升,从而增加祌经管缺陷儿童的出生率。由此可认为,对于携带MTHFRC677T基因的个体,需要补充更多的叶酸,才能获得

8、更好的生存质量和优生学的预防作用。此外,基因多态性和饮食的相互作用与多种慢性疾病和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问关联紧密,包括癌症、冠心病和肥胖等[15-17】。国外的一些公司,如Genova和MetaMetrix等,己经幵始就基因-饮食的相互作用特点幵展专业诊断,为个体的饮食补充决策给予指导和帮助。由此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