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考试整理

方剂学考试整理

ID:22238017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方剂学考试整理_第1页
方剂学考试整理_第2页
方剂学考试整理_第3页
方剂学考试整理_第4页
方剂学考试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考试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明确用量、用法而构成的药物配伍组合。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名解)*《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载方283首(能够辨认的197首),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选择)*《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著;载方314首。既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又首创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誉称之为“方书之祖”,所载方剂为“经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载方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成药药典”*

2、服用时间:一般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汤剂,一般一日1剂,分2-3次温服·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从医学发展上看,治法来源与方剂,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常用治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调畅营卫、宣肺散邪等作用,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以

3、及水肿、痢疾、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者。吐法:是通过涌吐的作用,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的作用,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以治疗里寒证得一种方法。适用于脏腑的陈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和法:是通

4、过和解与调和的作用,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方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种治法。适应于热证、火证、热盛成毒以及虚热等证。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作用,使气、血、痰、湿、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补法:是通过滋补温养以恢复人体正气,治疗虚证的一种方法。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分,所以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气血双补、阴阳双补、补心、补肝、补肺、脾、补肾、滋补肝肾

5、、补脾养心等。组成方剂的目的:增强原药效,综合多药效,产生新药效,制约烈毒性(多选)组方原则:君药:指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a、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辅助作用)b、对兼病因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名解)佐药:1、佐助药: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更次要的治疗作用);—佐助药。2、佐制药:制约君、臣药的烈、毒性的药物--佐制药。3、反佐药--指在病重邪盛时,根据“甚者从之”的治则,用于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而配伍的药物。使药:1、调和药:调和药性的药物;2、引经药:引方中诸药以

6、达病所的药物辛甘化阳:是指用辛味药与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扶助机体阳气,强壮阳气的治法。如桂甘汤中以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辛甘合化为阳,从而起到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和血气,的作用,用治心阳不振的心动悸等证。酸甘化阴:是指用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益阴的治法。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血日长之意。临床常用于阴伤之证。如桂枝汤中以白芍之酸与甘草之甘相合配伍,酸甘并用,既敛又滋,从而起到化阴滋营的作用,以补充营阴的不足。制性存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它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

7、相反相成的作用,如银翘散中的荆芥。逆流挽舟:用此方治疗痢疾初起而有风寒湿表证的一种治法。对于表邪内陷入里而成之痢疾,治疗上用此方疏散表邪,使内陷的邪气还从表(外)而出,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好像在逆流中挽舟上行,故称逆流挽舟。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意义是什么?败毒散所治之证系气虚而感受风寒湿邪而致,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佐用人参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鼓邪气外出,并寓防邪入里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银翘散与桑菊饮比较:同:均能辛凉解表,疏风散热。用治风热外袭,邪在肺卫之证,临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头

8、痛,微渴、舌尖红,脉浮数等证候为特征者。异:银兼能清热解毒,为“辛凉平剂”;临证多用治风热袭表,热毒较甚而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者;桑偏于宣肺止咳,为“辛凉轻剂”;临证多用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邪浅病轻而以咳嗽为主,伴有微热者。(大题)急下存阴:指通过峻泻通便以祛除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