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

ID:22248015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_第1页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_第2页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_第3页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_第4页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立师范院校大写作教学体系一一“写作”课教学改革刍议胡秀阁摘要:写作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写作技能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特点,将写作课教学实践化。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化大为小,发展兴趣;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上写作教学平台:将写作的教学贯穿于中文专业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改变原来的单一的评判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评判体系,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增强写作的兴趣。关键词: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模式评判方式写作,是人类所特有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其根本特点。丼实践性主耍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获得写作的材料靠实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材料,再高

2、明的作者也写不出好文章。怎样才能获得写作的材料呢?只能靠实践一一即深入生活,观察、体验、调查、阅读。二是获得写作的能力也要靠实践__即多写多练。写作能力不是靠讲课讲出来的,也不是靠听课听出来的,而是靠反复的不间断的写作训练在实践中获得的。写作的这种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写作课也必然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写作技能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特点。毋庸讳言,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写作课的这一本质特点往往被忽视了,具体表现为:一、观念上,将写作课视为与文学、语言、美学等学科一样的一门单纯的知识性学科,认为写作课只要将写作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巧告诉学生就够了。二、教学中,讲得多练得少,只

3、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写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效果上,学生或是学了一肚子的写作理论而动起笔来却一筹莫展、无能为力,什么都写不出来,眼高手低;或是枯燥的理论讲得学生昏昏欲睡,最后彻底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兴趣没了,还指望他们能写出好文章提高写作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些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和学生主观上的原因,如认识不到位,努力不够等,更有诸多客观上的原因,如大班容量的课堂教学,把写作课变成了知识讲座;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眼睛和思维,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一片空白;让学生多写,教师无疑在成倍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而这种工作量却得不到认可;对学

4、生的写作实践及指导方式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等等。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观察、阅读、积累、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逻辑、表达、创新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载体。正因如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此来带动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未能抓住写作学科的本质特点,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当然更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写作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改革的理论思路:一、写作能力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将写作课泛学科化。前面讲过,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这些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写作能力才会提高。

5、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仅凭写作课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的,它必须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写作课泛学科化,就是要让其它学科都能加入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队伍中来,共同担负起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二、写作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将写作课教学实践化。1、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去获得写作的素材。2、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中去提高写作的能力。3、让学生在自主创新和表现成就中去建立写作的兴趣。改革的实践思路:一、功夫下在课外。1、组织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及寒暑假到校园外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拥抱生活,学会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设身处地感受、体味

6、和领悟,并善于重温生活感受,通过存效的重温手段激活旧右的、甚至是埋在潜意识深层的感受点等。如当家教、假期到餐馆或工地打工、卖报纸、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教学、家人或朋友的一段有趣奇特的经历等等,使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课堂里、校园内,而应该走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到大千世界中去获得写作的素材和灵感。3、要求和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每周至少3篇,每篇至少500字。教师每月检查一次,对完成得好的(写的多质量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学分奖励。二、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1、将写作的教学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的三或四个学年中,少讲多练。(1)、第一学期,用10周约40课时的时间将写作的基础理论知

7、识分化成10多个专题,以大合班讲座的方式集中向学生传授。⑵、第五(专科)或第七(本科)学期,以一个学期约36课时的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实用文体”写作的教学和训练。⑶、其他时间化大为小、发展兴趣。将原来六七十人、百八十人的大合班式的写作“讲座”化整为零,分成一个个不超过四十人的写作兴趣小班,如“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小说创作”、“戏剧创作”、“新闻写作”、“文学评论”、“杂文创作”、“儿童文学创作”等。划分兴趣小班一要根据学生兴趣自愿报名,二要根据师资情况量力而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