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ID:22251879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_第1页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_第2页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_第3页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_第4页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然辩证法论文学生姓名:贾守盛学号:S100201003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题目:反社林论读书心得指导教师:冉启锋2010年11月《反杜林论》读书心得《反杜林论》这部著作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完成的,虽距今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书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

2、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徳与法作出了科学、透彻的说明。其中,在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反杜林论》中,关于人权、平等及对杜林先验主义评判等内容的论述,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一、关于《反杜林论》中的人权人权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它是完全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对封建社会末

3、期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了人权观念产生的根源、资产阶级性质以及其曾产生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摇旗呐喊的“一般人的主权”、“个人的主权”等抽象的平等、绝对的自由,恩格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在恩格斯看来,人是具体的,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只要阶级制度还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抽象的平等和权利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宣称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最基本的人权,然而对于雇佣工人来说,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东西仅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命再生产,他们并不拥有所谓的“私人财产”,经济上的不平等,地位的悬殊,必然导致社会

4、地位、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资产阶级大力鼓吹的“人权”,事实上只是虚无缥渺的。恩格斯在书中强调:“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可见他是要求人权的,他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他指出人权的观念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不同于资产阶级的人权,恩格斯强调的是道徳的阶级性,指出人权也可以“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无产阶级应该接过人权的口号,并实现它的实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耍求实际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

5、畴的平等耍求,都必将流于荒谬。”资产阶级人权观曾经以消灭封建制度为实质内容,而后演变成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口号。因此,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只有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冰能真正实现平等的人权二、关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念什么是平等?最直白、古老的理解即为人与人之间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杜林所描述的平等观实际上就是这种平等观的变形。“人生而平等”是自十八世纪至今广泛传播的命题,从人类学的意义上说,人作为同类具有相同性,应当是平等的。这里所说的抽象的平等性,是人应当平等的一个自然性根据。但是,从辩正唯物历史观来看,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人生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自然事实。

6、这个自然事实与人们在社会上是否被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一政治和伦理原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不可能解释人在社会上为什么不平等的根源。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强调,研宄社会现象,包括研究道徳现象,只能遵循辩证唯物史观,运用科学的方法,方能得出客观的、正确的结论。他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耍从对象本身去认识对象;二是耍从人们的现实社会关系去研究道德和法律。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道徳和法律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耍对道徳和法律作出科学的解释,就必须深入它们借以建立起来的社会基础,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和地区的各种关系,以及个人

7、、群体的特性和行为方式。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社会权利决定着人们取得生活资料的方式,所以人们是否具有平等的地位,一方面在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既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在于实际的社会权利,包括既得权利以及权利实现的形式。恩格斯认为,平等的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关系,要以历史关系的长期发展为前提。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无论是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