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

ID:22252774

大小:79.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_第1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_第2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_第3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_第4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细读感悟与教学预设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写的。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通过作者对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的回忆,从侧面展现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大众,热爱劳动人民,敢于与反动势力做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通过鲁迅晚年的几件事,表达了自己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给予学生应有的东西呢?笔者是这样走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一、思索寻觅手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有越读越清楚的

2、感觉,作者是饱含泪水在倾诉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颂扬鲁迅这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真实可感的光辉人生。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近鲁迅,在课堂情境中展现一个相对立体的、真实的鲁迅,使学生初步感受鲁迅那一颗伟大心灵的跳动,从而在走近鲁迅,亲近鲁迅的同时,完成语言训练呢?1.从故事内容入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认识鲁迅的经典文章之一。阅读时,必须注重故事细节,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鲁迅的光辉形象。这种做法,从了解鲁迅的个人魅力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学生学习课文,首先是语文目标的达成,即“认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体会含义

3、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所以,教师只能在语文意义下,进行故事细节的挖掘,这样,才会对深化教学主旨产生成效。2.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入手。语文学习就是语言的学习。抓住课文描写鲁迅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品味、咀嚼、积累、运用,这似乎是顺应大潮流的明智之举。但是,高质量的语文课留下的应该是“语言”“形象”和“情感”的。我们敬重鲁迅,不光是因为他的崇高,更因为他拥有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本真人性。此文是作者对自己9岁时触景生情的回忆,文章更多的是怀念生活化的、真实可感的伯父。所以,

4、从语言入手时,要关注从字里行间中凸显出的人性光辉,只有让学生从具体语境与人性解读中体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到之处,才能有效地为写人作文提供更好的范例。二、突发灵感教学到底该从哪方面入手好呢?我再次捧起课本,品读这篇文章。突然想,我的小学老师是怎么教这篇课文的,自己早已记不清了,但是,每一次,当我思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时,脑海中总出现一个画面: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阴暗。一个身着长衫的先生半跪着,为黄包车夫洗伤口……要知道鲁迅先生当时是一个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大学者、大教授,被他救扶的是一个陌生的、贫穷的车夫。两个人

5、的地位、身份悬殊,又非亲非故,从不相识。可是,鲁迅在给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精心,没有一点架子,特别是在那样寒冷的环境里,怎么不会给人留下浓重而深刻的印记呢?想到这,我的心不禁一动,这经典的场面描写正是我从孩童直至今日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呀!我何不从这个场面的描写入手,以中心句为感知主线,链接那几个故事,让鲁迅的形象根植于学生的心田。这样,人物就可感又形象,还利于实现长文短教。三、教学预设1.整体感知。(1)课文写了几件事?请用最简单的几个字给这五件事概括个小标题。(2)初读课文后,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在这五件

6、事中,哪一件事作者写得最详细,也最感人?(救助车夫)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主要完成对课文两个方面的整体感知,一是对文章结构的整体认知;二是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高度概括地从整体上来认识鲁迅,会减缓学生在精读课文,完成对课文多元解读时的坡度。2.变序精读。(1)轻声朗读“救助车夫”这个故事,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交流朗读描写鲁迅先生动作、神态的语段,并批注初步感受。(2)联系上词语。(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说一说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你的想法批注在课

7、文空白处。这里准确的动作描写重点突出了鲁迅的什么精神?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课文直接表明这一看法的句子。(3)默读第22自然段,说说鲁迅先生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你说这时他会想些什么?这里,鲁迅先生为什么叹息?(他在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叹息,为国家、为民族的命运而叹息!)(4)作者“清清楚楚看到”“清清楚楚记得”,永远清清楚楚不能忘怀的仅仅是先生那严肃的表情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心句:“伯父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引导学生齐读。)(5)教师引导:鲁迅对黄包车车夫的帮助真是雪中送

8、炭啊!刚才同学们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黄包车夫在当时的社会是受人鄙视的,而在鲁迅眼里的黄包车夫与他是一样的。他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在鲁迅心目中,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可是,现实让他为国家,为民族的命运而叹息!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