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ID:22299249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_第1页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_第2页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_第3页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_第4页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许烕丁鹏崔继来王远李娟黄坤玲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院摘要:乳液是食品、化妆品及药品屮常用的体系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乳液在营养因子、药物输送及材料构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并阐述了其在药物控释、纳米材料合成、微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微乳液;纳米,药物控释;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2300410229)MicroemulsionPreparationandItsApplicationXuWeiDingPengC

2、uiJi-laiWangYuanLiJuanHuangKun-lingCollegeofLifeScience,XinyangNormalUniversity;Abstract:Emulsioniscommonlyusedinfood,cosmeticsandmedicalfield.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emulsionsystemplaysanimportantroleindrug,nutritiondeliveryandmaterialsfabricati

3、on.Introduceseveralcommonmicro-emulsionspreparationmethods,andrelateitsapplicationinnano-materialssynthesis,microreactoranddrugcontrolledrelease.Keyword:micro-emulsion;nano-particle;drugcontrolledrelease;微乳液(Microemulsion)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和油按照一定配比,在环境诱异或自发形成的外观透明或

4、半透明的分散体系,具有热力学稳定特性。微乳液的液滴粒径为广100nm,其结构在1943年被首次发现UL微乳液与普通乳液相比,外观透明或半透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呈现均相的稳定体系,即使离心或长期放置均不易发生凝絮或相分离现象。而普通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颗粒大小较大(0.riOum),易发生相分离。这是由于在微乳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界面张力达到较低值,故可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m。1微乳液的制备1.1低能手段1.1.1稀释法首先将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相相混合,再用水逐步稀释,这是经典的低

5、能量乳化法,主要是在稀释的过程中可以用三元相图模拟微乳液的相转变过程,这种方法是制备微乳液的常用方法且适用于各种微乳体系。稀释法是通过固定水和表面活性剂物质量的比值,加入油去破坏原来的稳定体系,再滴加醇使不稳定的体系变得稳定,该方法简单方便。Digout等用稀释法确定由氯代十六烷基毗啶(CPC)、烷醇、水和烷烃组成的W/0型微乳剂中界面的组成和分散系数。当壬烷和癸烷作为油相时,与戊烷/CPC/丁醇/水微乳液体系对比发现所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行为。这表明烷醇的链长和烷烃汕的类型对整个微乳液的形成及液滴结构有重要的作

6、用DI。Moulik等对几种W/0型微乳液形成体系的组成热力学性质做了详细的研宄,用稀释方法研宄了不同的离子表而活性剂形成稳定的W/0微乳液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和结构参数U1。1.1.2相转变温度法(PIT)在油-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自发曲率是温度的函数,当温度较低时,自发曲率较大且为正值,倾向于形成0/W乳液;高温时自发曲率较低且一般为负值,这时倾向于形成W/0乳液。在中间某一温度吋,表面活性剂的自发曲率接近于零,对应的温度即为体系的和转变温度(PIT)。此时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能够形成具有最

7、小粒径的液滴。Shinoda等利用上述性质在PH附近进行乳化,然后迅速降温得到0/W微乳液边1。李嘉诚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地阐述Y不同助表面活性剂醇对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正构烷/水(盐水)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M。1.1.3反相乳化法(EIP)该乳化过程是将一定量的乳化剂溶于油中,在恒定的温度下逐渐加入水相,最终体系经历相反转得到0/W乳液。在反相乳化法在乳化过程中连续相起初为汕相,但最终转变为水相。Liu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反相乳化法制备Y石蜡油/水/Tween80/Span80微乳液,

8、并考査了该乳液的电荷性质,发现乳液的负电荷性质受PH影响很大[7]。同样PatrickFernandez等利用反相制备石蜡油/水/月旨肪醇乳液,考察了制备方法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微乳液颗粒影响[8]。1.2高能手段微乳液的传统制备方法为高能乳化法,但需要较为昂贵的专用设备,如高压均质器和超声等。普通的均质机如胶体磨等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