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

ID:22305546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_第1页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_第2页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_第3页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_第4页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  “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  口缑智杰    “语意”和“语义”二词读音相同,意义相近,在日常使用中常常混淆。且看下面例句:    1.“安居”,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实在是个语意复杂的词汇。拥有一处产权房的心理安全感,远远要大于其居住的舒适感。(《怎样走过蜗居时代》,《环球时报》2009年12月30日)    2.显然,前三种行为框不住汪建中的行为。唯有“其他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这一语意模糊的“兜底条款”,方能将其网入。(《股市第一黑嘴再度被审查起诉》,《环球时报》2010年3月1日)    3

2、.他们依据原诗的语句,采取《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手法,用现代白话创作了11首写意歌曲,使得原诗的语意得到了通俗的表述和完整的展现。《穿越千年的诗风》,<《民日报》2010年7月30日)    4.在病句辨析中,语意重复是很常见的,也是高考中常考的一大难点。(《语意重复病句的常见类型》,《第二课堂》(高中版),2005年第12期)    5.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及对英语词义了解的不深,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常会犯一些语义重复之类的错误。(《语义重复的典型错误》,《中学教与学》2003年第3期)    6.北京急救中心在每辆急救车上

3、都配备这种小册子。手册里的8种语言都用中文标明了语义。当遇到既不懂英文、又不懂中文的患者时,急救人员可以请他们通过手册来表达需求。(《医疗卫生保障“全天候’》,《人民日报》2008年7月29日)    7.在那里,一些被多次“他解”的词句和语义,又一次有了“自解”,然而却没有逞强夺路之嫌,没有力不从心的遮掩,反之却是人情人理的、心闲气定的讲述和论说。(《:圆融·思辨·质朴》,《人民日报》2009年3月16日)    8.相对而言,汉语较少用代词,在指代不清容易造成语义模糊甚至误解的情况下,翻译时往往改用代词所指代的名词,所以

4、这一句最好改为“这一事件”或“这样处理”。(《有气节》,《环球时报》2010年9月3日)    上述例句表达“语句的意思”、“词语的意义”时,分别使用了“语意”和“语义”两个不同的词语。哪一个正确呢?我们需要先分析“意”“义”二字的不同,进而区分“语意”和“语义”的用法。    “意”,《说文解字》云“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於记切。”“义”,僦文解字》云“己之威仪也,从我羊”,宋代徐铉校订时说“臣铉等日:此与善同意,故从羊,宜寄切。”由此可见,“意”的本义是“意志、愿望”,《汉语大词典》列举其引申义有:1.意思

5、,见解;2.念头,想法;3.胸怀,内心;4.情意,感情;5.意味,情趣;6.意气,气势;7.思念,放在心上;8.意料,猜测;9.怀疑。“义”应是“仪”之本字,其本义为“威仪、仪容”。《汉语大词典》列举其义项为:1.谓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2.指按照正义或道德规范的要求;3.认为合乎正义或道德规范而加以称许;4.理应;5.适应,顺应;6.名分;7.善良,亦指善良的行为;8.意义,道理;9.引申为用意;10.恩义,情谊;11.指保持恩义、情谊;12.谓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13.名义上的,假的。    《现代汉语词

6、典》(第五版,2005年)中“意”字的基本义是“意思;心愿”,“义”字的基本义是“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因此在下列用法中,二字的区别很明显:    不意、不义,主意、主义    公意、公义,大意、大义    情意、情义,重意、重义    合意、合义,古意、古义    但“义”还有另一义项“意义、道理”,与“意”字表示“意思”的义项相近,如果要表达“言辞语句的意义”,“意”、“义”不易区分。《汉语大词典》仍保留包含二字的异形词,如“辞不达意”与“辞不达义”、“旨意”与“旨义”、“涵意”与“涵义”、“断章取意”与“断章取义”等

7、,在古汉语文献中都出现过。历史上“意”与“义”的通用,直接造成现在“语意”、“语义”的难以分辨。    1994年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未收“语义”一词,只收录“语义学”,说明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语义”的用法不固定。2005年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语义”,并将“语意”释为“话语所包含的意义”,将“语义”释为“词语的意义”,认可“语义”为一个词,并讲清了二者的不同。从历史上看,“语意”一词先产生,“语义”的说法出现得晚,它们有过通用的阶段。“语意”的用例较早出现在宋代,例如:    1.府君居家孝友,自幼能属文,始

8、习律赋,语意即高奇惊人。(司马光《殿中丞知商州薛君墓志铭》)    2.正,预期也。春秋传日“战不正胜”,是也。如作正心义亦同。此与大学之所谓正心者,语意自不同也。(朱熹《孟子集注》卷三)    近现代才开始使用“语义”,其意义相当于“语意”,例如:    3.既因续订章程,德租界内制成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