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ID:22333236

大小:7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8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_第1页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_第2页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_第3页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_第4页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岛大学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近代中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教育改革,教育思想与实践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时代。面对救亡图存,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成为时代发展要略。晚清以来国人认识到此并付诸了实践,维新派、革命派时期的宣传与启蒙大多在知识界、政界发生效力,普通国民知觉甚少。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阶层逐渐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作用,对民众的教育和改造是他们救国方针中的重要一环。到了20世纪

2、20、30年代,对民众的教育和改造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方面表现在一些社会团体和学者所提出的思想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在实践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民众的教育为各级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南京国民政府十年建设时期,由于社会政局相对稳定,国民政府重视借助教育的力量维护统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一些社会团体和学者所进行的实践,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民众教育的经费,同时教育体制也随之日趋完善,先后制定了各种民众教育的法令,设立了民众学校、图书馆、民众教育馆等各种社会教育机构。民众教育和改造作为近代思

3、想史和教育史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众学校是民众教育的重要实施机关,“清末始稍萌芽,民国以后,逐渐推进,及国民政府,乃日益发达。”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识字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民众学校的发展,民众学校成为实施文字教育最通行的一种,“在许多乡村或县里,民众学校成为实施教育的唯一机关。”当时社会曾有“民众教育等于民众学校”之说。梳理民众教育发展概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全面了解评价民众教育,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1929—1937年,由于政局相对稳定,青岛的

4、城市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31年12月沈鸿烈被蒋介石任命为青岛市市长,他在青岛执政的6年中,“整顿吏治,修明内政;厉行自治,充实民力;禁绝恶习,改良风俗;建设乡村,施惠贫民;普及教育,以求实用;提倡国货,优遇劳工;发展区务,繁荣市场;整顿军警,巩固治安;慎重邦交,保护外侨;力图建设,输入文明”,青岛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得到了改善和发展,青岛的现代化进程加快。青岛的民众教育正是在这种内外社会背景下如火如荼的展开,先后开展了民众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劳工学校、民众教育馆等一系列民众教育活动。

5、其中以民众学校的成就最大,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7年,先后开办15期,学生数68099,毕业生数38544。民众学校的设立,对扫除文盲、传播近代文明、改造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青岛的民众学校填补了青岛乃至山东在此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对民众学校的研究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提高民众的素质是我们社会一直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更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这就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因此对这一问

6、题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发展的情况,而且也可以为今后探讨这一问题提供良好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学术界对民国时期民众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其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主要有以下方面。相当多的研究者主要是对近代盛行的民众教育和社会教育思潮进行综合研究。比如关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平民教育运动己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宋恩荣主编的《晏阳初文集》、《晏阳初全集》先后出版,有关纪念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晏阳初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晏阳初纪念文集》等随之出版,论文方面,

7、薛伟强的《晏阳初研究八十年》(《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一文把国内外学界晏阳初研究从1930年起至2005年分作初步研讨(1930—1949)、批判沉寂(1950—1984)、艰难复兴(1985—1992)、快速发展(1993—2005)四个时期,通过此文可全面掌握有关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运动的资料和学术史。除此以外还有近十篇文章论述了教育家俞庆棠、马宗荣、李燕、高阳、傅葆琛、雷佩鸿、梁漱溟、蔡元培等的社会教育思想,如马玲亚的《俞庆推对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贡献》(《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熊资君的《民

8、众教育的开拓者—俞庆案》(《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李凤通的《俞庆案民众教育思想述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何长风的《社会教育学家马宗荣》(《贵阳文史,2003年第4期》);张俊宗的《李及其民众教育思想》(《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华鉴的《高阳民众教育思想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5期)张澎的《平民教育家傅葆琛(《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