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

ID:22349027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_第1页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_第2页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_第3页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_第4页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摘要】陈巴尔虎旗地区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其境内山川河流资源丰富,森林草原覆盖面积极大,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所以,在日本成立伪满洲国政府对呼伦贝尔地区展开残暴的殖民统治以来,在陈巴尔虎旗地区设立了伪旗公署,便于其对陈巴尔虎旗地区的殖民统治。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查阅,来简单分析一下日伪在陈巴尔虎旗地区是如何展开残暴的殖民统治的。【关键词】伪满洲国;陈巴尔虎旗;呼伦贝尔地区;殖民统治曰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其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暴涨,逐渐的便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日本与德国、意大利同为法西斯三

2、大轴心国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之一,日本将自身的主战场定在了亚洲,制定了对中国大陆的侵略扩张计划,希望以中国为殖民地不断的壮大其自身的力量,从而达到它称霸世界的目的。一、政治上的殖民统治随着伪满洲国政府定都长春,日本在东北三省以及蒙古地区的殖民统治正式拉开了序幕。为了在被日本划入伪满洲国版图内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建立一套完善的殖民体系,日伪在伪满洲国‘国务院’下设了兴安局,专门负责管理蒙古东部地区的相关事宜,而呼伦贝尔地区也正在兴安局的管辖范围之内,并在陈巴尔虎旗设立伪旗公署。虽然,伪满洲国成立之初,有一些爱国人士组织了一系列的抗日反抗活动,但是由于势力

3、单薄、实力相差悬殊等原因,最终都失败了。至此,呼伦贝尔地区正式沦为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地区。随后的几年,日本为了更好的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展开殖民统治,又出台了许多完善殖民体系的相关政策,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二、经济上的统制与掠夺(一)经济统制政策。日伪在确立了对呼伦贝尔地区的殖民统治以后,便开始推行经济统制政策。1933年3月1日,日本以伪满洲国的名义颁布了《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对重要行业全部实行经济统制,曰本正式垄断了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命脉。为了满足战争时对粮食的需求,日本在随后的几年内,以伪满洲国的名义先后公布了《重要产业统治法》、《粮食管理制度

4、要纲》等相关政策。在粮食方面,使用“出荷”的政策,所谓的“出荷”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欺骗手段而己。(二)资源掠夺。为了更好的准备与俄国的战争,日本大举实行移民,将本国人民大量引入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移入的日本人民可以得到土地、房屋等资源,他们通过雇佣中国的人民甚至是将土地出租给中国人民的方式来获取生活资源,俨然成为了新一代的地主。陈巴尔虎旗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境内拥有海拉尔河与额尔古纳河等数条河流,大小湖泊不下三百个。该地区不仅拥有广阔的草原面积,在森林覆盖面积以及矿产资源方面也相当丰富。日伪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于是对陈巴尔虎旗地区的资源开始了

5、疯狂的掠夺。三、军事上的行动与镇压(一)对苏发动战争。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法西斯三大轴心国之一,主要战场是在亚洲,然而,日本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亚洲地区。在日本方面看来,在欧洲战场唱主角的德国很快便会与苏联幵战,日本也希望在苏联与德国在正面开战的时候从苏联的背后发起进攻,从而扩大其的侵略统治范围。日本在经过了一系列精细的准备后,主动挑起了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史称诺门罕战争。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哈拉哈神庙事件,这也是日后伪满洲国政府与蒙古国之间武力冲突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日本关东军也正是利用了这条导火索引发了之后的战争。战争中,日本以伪满洲国

6、的名义成立了兴安师,面对苏联的猛烈还击,日本最终战败,兴安师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使陈巴尔虎地区的人口数量损失严重。(二)对反满抗日活动镇压。对苏战争失败以后,日本并不死心,而是加大了经济、自然资源的掠夺力度,以备发动下一次的战争。不断增强的掠夺力度以及曰益艰难的生活,引发了人民不满情绪的产生,反满抗日活动渐渐在陈巴尔虎旗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东部地区兴起。为了巩固其殖民地的通知,日本对反满抗日的活动展开了疯狂、残暴的镇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凌升事件”,凌升作为伪满洲国的高级官员,只因为对日本的殖民统治稍有不满,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就遭到了残忍的杀害,由此可

7、见日本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的手段有多么的残暴。在“凌升事件”以后,日本还给凌升扣上了通苏卖国、脱满独立的罪名,还对凌升的亲信、亲属以及相关人士进行了残忍的屠杀,以免呼伦贝尔地区产生“脱满独立”的倾向。四、文化上的控制与利用在对反满抗日活动进行镇压后,日本为了保证其殖民统治在未来可以顺利施行,于是便利用文化领域的手段,对殖民统治地区进行奴化式的教育,用来巩固其殖民统治。日伪在文化上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体系以及对教科书的篡改上。日本改变了伪满洲国原有的教育体系,施行了新学制。所谓的新学制表面上说,是为了培养终于伪满洲国的爱过青年,实际上是为了推广其在殖民统治地区

8、的奴隶化、殖民化教育。日本在不仅篡改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