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

ID:22349699

大小:24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28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_第1页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_第2页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_第3页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_第4页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凡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沿海各省(市、区)培育凡纳对虾亲虾、虾苗以及养成生产。实施本规范,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每年可以养成两茬,浙江省以北地区,养成生产每年为一个生产季节。小面积对虾养殖成功率达到80%以上。规范实施地区,健康苗种应用率达90%,亩产达200千克以上。养殖的对虾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凡纳对虾,我国又称为南美白对虾。其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是目前世界上养殖对虾三个主要品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能强、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

2、是集约化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1999年后,我国开始发展大面积养虾。目前凡纳对虾的养殖产量已经占我国对虾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在我国对虾养殖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凡纳对虾是开放式纳精囊,有别于我国本土产的中国对虾等品种的繁殖方式,同时我国又不是凡纳对虾的原产地,亲体需要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培育或从国外进口,因此本规范包含了繁殖的生产环节。当前制约凡纳对虾产品竞争力增强、养殖对虾增效、虾农增收的主要技术问题是:a.凡纳对虾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扩大出口的重要障碍。质量问题,主要是养殖个体偏小,养殖水体盐度太低影响肉质,影响出口;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药物等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3、。多次因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对养殖过程中盲目使用各种抗菌素、消毒剂和水质改良剂等渔药现象突出。b.优良苗种覆盖率偏低,亲体依赖进口问题较为突出。尚没有进行良种的选育工作,缺乏健康虾苗,所培育的苗种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成活率低。c.多数养殖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养殖池塘较大,水深较浅,技术配套程度不高,虾池年久失修,进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增氧机等必要的生产设备配套不足等。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北方地区尤为严重。d.凡纳对虾虽然抗逆性较强,但是,对虾病毒性疾病例如WSSV、TSV病害仍然严重。目前,由于病害风险,生产者普遍

4、提早收获,造成产品规格偏小,影响了出口率,出口价格也偏低。e.局部地区放养池密度过大,排出的养虾废水超过了海区的自净能力。要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必须解决下述关键技术环节。专业技术资料word资料下载可编辑a.加快凡纳对虾养殖的良种培育开发,建立高健康遗传改良体系。逐步形成凡纳对虾养殖良种培育中心和较现代化的良种实验基地,以加速实现良种化,保证凡纳对虾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对虾良种选育基地建设。b.应强化苗种检疫制度,加强苗种管理和质量监督,促进苗种生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育苗生产和经营等单位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指导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防止病害带入和传播。c.加

5、强凡纳对虾养虾业的宏观调控。把养虾面积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提倡负责任养殖观念,努力把养虾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养殖方式应该以集约化为主。制订水产动物养殖法规,科学利用环境和生态的关系,采取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和水生生物自净、理化处理等综合技术,加强对养殖自身污染的防治研究,提倡循环利用养殖用水,使排出的养殖废水达到国家已制订的海水二类水质指标要求。1、当前先进、成熟、适合在整个产业带推广的核心技术①高健康苗种培育技术—培育无特定病原(WSSV、STV)健康虾苗高健康虾苗,是指培育的虾苗不携带特定的危害严重的病原(例如WSSV),同时虾苗符合各项健康指标,虾苗群体的成

6、活率高,体长变异系数小,适应养殖环境行为和能力强。为预防病毒传播,预防对虾育苗期病毒的潜伏感染,对虾养殖必须使用无特定病原的健康虾苗。目前该项技术已基本成熟,并且为先进养虾国家所广泛使用。目前我国虽然没有严格的SPF育苗场,但是有些育苗场利用其原理,可以培育出基本上不携带WSSV,TSV的虾苗,基本上满足了生产上的需要。对虾育苗场应具备PCR技术手段,检测特定病原;育苗场应具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手段,培育不携带特定病原的高健康虾苗及亲虾。当前主要是培育不携带WSSV的虾苗及亲虾。向社会供应商业用的高健康虾苗。②对虾集约式养殖技术以高位池养殖技术和室内工厂化养殖技术为主要模式,采用

7、有限水交换系统和生物安全(biosecurity)措施,其核心技术为:小面积池塘,要求达到如下标准的工程技术:养殖池的单池面积为3-5亩。池深应达2.5-3米。池塘保水性能好,排水可彻底自流排干,池底无积水。养殖池底及池壁不渗漏水,如有渗漏,必须加防渗漏材料,例如可用塑胶膜铺设池底和池壁。为防止池坝坍塌,土质含砂量较多时应护坡。建蓄水池。配置增氧设备、备用发电机、养殖废水处理设施等。养殖用水的水源处理技术,包括蓄水、过滤、消毒。养殖期的水质调控技术为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调控单细胞藻类等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