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

ID:22358536

大小:6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_第1页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_第2页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_第3页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_第4页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公”精神的承续与衰退——以王记《大公报》(1916-->1绪论1.1题解及问题的提出“大公”精神是笔者基于以往对英敛之时期《大公报》所呈现出“大公”品质的概括,“大公”即“忘己以为大,无私之为公”,具体而言,报刊的职责在于“开民智,督政府”,其追求“以言论报国,代公众讲话”,具体实践中,要“敢于直言”,“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其一切旨归在于“国是民依”气“大公”精神体现为国家之立场、民生之关注、“敢言”之气质、开民智之目的等。王记《大公报》,即王到隆时期《大公报》,它是整个《大公报》史的其中一个阶段,存在时间为1916-19

2、25年,处于英敛之时期《大公报》和新记时期《大公报》之间。为了研究的方便,特将它们简称为“英记”、“王记”、“新记”。《大公报》于1916年9月从英敛之转手到王到隆,从此开启了王记《大公报》的历史。一般而言,报刊言论往往表征了报纸的核心价值导向,对于《大公报》这样一份“文人论证”的报纸更是如此。“言论作为《大公报》‘大公’表达的核心,其承载了‘大公’思想的孕育、生长和变化”。言论不仅是《大公报》的“言论”栏目,其包括王记《大公报》所有的论说性质的内容,就本研宄而言,具体包括:言论,论评,译论,代论,来论,论坛,时评,闲评,冷观小言

3、,杂感,近事杂感,编辑余审以及在副刊上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然犀小言”。笔者试图通过对王记《大公报》言论的全面考察,探析此时期“大公”精神的承续和衰退。本文基于报纸言论的分析,同时也关涉报纸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如直院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事件,亦对该报的新闻做适当分析.......................1.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2.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大公报》(1916-1925)、相关历史档案、相关文集及近代资料汇编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后人对一手资料的研究所形成的二手资料,都是本文需要分析及解读的

4、重要文献。文献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首要方法。(2)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记载下来的人类传播媒介的研究,作为一种非介入性的研究,主要运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客观处理相关的内容,特别强调为什么以及产生什么影响。①本研究使用此方法来分析王邦隆时期《大公报》的内容,对其进行具体的描述和量化分析。(3)借鉴社会史、文化史的相关研究路径在新闻史的研究中,要在强调自身发展的“主体意识”的同时,注意拓展其背后的历史舞台空间。②军阀混战与国族建构共同构成了本研究伸展的宏观背景。因此,本文尝试借鉴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路径,立体

5、深入地展开研究。.......................2王郅隆其人与王记《大公报》简史2.1王郅隆其人一般而言,报纸性质与报馆老板不无关系。要考证王记《大公报》,必须对其老板王郑隆的身份做一个考察。目前学界尚无对王郵隆的专门研宄,相关文字记载也并不多,笔者拟从当时报纸(《申报》、《益世报》、《大公报》)的相关报道以及为数不多的史料记载中,分别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描画王郑隆的身份,并藉此探讨王记《大公报》的性质。所谓“十大祸首”的说法来自直院战争后胜者直系对败者院系通缉令上的说法,不是史家的研宄,不值一论。这里主要从王邦隆在安福

6、俱乐部中的位置、在安福系大事件中的作用以及与安福系要人的交往中一步一步论证王到隆是否为安福系的“要人”和“财神”。2.1.1安福俱乐部中的王郅隆袁世凯死后,段棋瑞担任总理,为了建立院系军阀的统治,他命令徐树铮组织起一个政客集团。1918年3月,徐树铮带领院系政客在安福胡同成立安福俱乐部。徐树铮、王揖唐是其核心人物。安福俱乐部下设干事部、评议会和政研会。干事部主任王揖唐,评议会主任田应横,政研会主任李盛铎。有人认为,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安福俱乐部虽然一时间势焰熏天,备受世人关注,但实际上最多算是“一个议员招待所,不是一个政党,既无党纲

7、,又无政策,仅是大部分议员每月受徐树铮、王揖唐招待而已”。1919年7月5日,安福俱乐部改选,改组干事部设文赎、交际、会计、庶务四科,其中会计科干事为王郑隆,副为臧雪松。会计科仅是安福部的一个内部核算机关而已,既不能真正掌握财权,也毫无决策权。王邦隆恭列其中,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更何况他“并不常到俱乐部办事”。.......................2.2王记《大公报》简史1920年6月,胡政之回国后,特于6月13日至22日连续十天时间,在《大公报》发布《冷观敬告读者》,表示重整报业、改良本报的热切愿望。接着,6月23日至3

8、0日连续八天在《大公报》发布《广告改良的广告》和《注意本报大改良》两则通告,前者宣布自1920年7月1日起突出封面地位,专登和社会关系最密切的小短期广告,为公益起见,定位平民、价格低廉;后者宣布自7月1日起,将融合世界各国报纸特色,将内容完全改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