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未必“和寡”

“曲高”未必“和寡”

ID:2235986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曲高”未必“和寡”_第1页
“曲高”未必“和寡”_第2页
“曲高”未必“和寡”_第3页
“曲高”未必“和寡”_第4页
“曲高”未必“和寡”_第5页
资源描述:

《“曲高”未必“和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曲高”未必“和寡”[摘要]学生们非常喜欢音乐,希望在课上能得到身心的愉悦,但又对课程的内容缺少了解,缺乏兴趣。较之与课本上的内容,他们更愿意去听流行歌曲。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的经验:(1)备课时莫忘备学生;(2)做学生与间的桥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3)娴熟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4)利用姊妹艺术,丰富教学手段。  [关键词]音乐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学生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们非常喜欢音乐,希望在课上能得到身心的愉悦,但又对课程的内容缺少了解,缺乏兴趣。较之与课本上的内容,他们更愿意去听流行歌曲。于是,一节课便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间结束了。

2、音乐本来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音乐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充分调动自身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于这些优秀经典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现就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    一、备课时莫忘备学生    教师若只按照课本和教参来完成备课,写出来的教案看似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实则却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这样备出来的课,没能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来预判学生的接受能力,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较大的障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甚至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课上的很成功;学生却没能掌握课上内容,甚至感觉一头雾水,不得要

3、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课时多想想学生,我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当面对一个课题时,我会分析,哪些地方学生较容易接受,哪些地方接受起来较难。对于难点,我会花较多时间来思考,用怎样的方式能引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去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例如,在备《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这节课时,我着重考虑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充分感知到贝多芬音乐里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体会到他音乐中所蕴含的理性与思索的光辉。如果只按照课本和教参来组织教学内容,显然内容会比较抽象、生涩,过多理论性的语言,更会拉大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我给学生讲了贝多芬和歌德一

4、同散步时遭遇贵族马车的个故事。“世界上的贵族千千万万,贝多芬只有一个!”贝多芬的这句话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响。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贝多芬的性格、思想和创作风格都有了较深的了解。    二、做学生与间的桥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课本上的欣赏曲目都是优秀经典作品。学生对于这些作品的冷漠,很大的原因来自与对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及音乐里所蕴藏的丰富情感的不了解。“曲高”不必“和寡”,教师应做一座桥梁,将学生的心与作家的情感紧密连在一起。这需要教师认真思索,什么样的故事和情感能够打动学生,在学生和作品之间寻求一个情感的共鸣点。教师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就能融入音乐之中,主动地去音乐中探求

5、美妙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肖邦的钢琴音乐》专题课时,我讲述了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故事。通过肖邦的爱情,学生们了解了这位“钢琴诗人”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在欣赏他的《夜曲》时,学生们听得很专注,也很陶醉。有学生说,他从音乐中触摸到了肖邦唯美而浪漫的精神世界。肖邦这颗敏感浪漫的心灵,却还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操。当学生们得知肖邦死在了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募捐义演的路上,并写下遗言要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安葬的时候,大家唏嘘不已,伴随着《C小调革命练习曲》急促起伏的旋律,他们了解了肖邦令人肃然起敬的一面。    三、娴熟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很多老师都在用

6、。我的体会是学生参与的内容要难度适中,目标明确。难度太低,学生会没有兴趣;太高,学生又会望而却步。目标必须明确,教师要做好指导和组织,防止散漫、喧哗、打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例如,在学习《鼓乐铿锵》这节课时,我根据学生水平编写了两条带有附点和切分音符的节奏,在学生掌握后,分两个声部进行演奏,而且每个声部的人数逐渐增加。变化的节奏带来的律动感,及音量由弱渐强的演变,让学生非常着迷。通过练习,学生们掌握了附点和切分节奏,体会到了音量的强弱变化对于打击乐器的重要意义,练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我在讲《巴赫》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宗教音乐的庄严恢宏,准备了一些欧洲各大教堂的图画。

7、巍峨的建筑,高耸的穹顶,列位天神的壁画,图画传递出的氛围就是对宗教音乐最好的注解。它们起到的作用胜过我的语言。还有,在欣赏《国之瑰宝——京剧》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京剧的四大行当,我拿来了各个行当不同的脸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我们一同分析了各个行当的脸谱不同的画法背后所体现出的人物的性格,及他们所应有的演唱方面的特点。学生们在不经意间便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我也欣喜地发现,原先不受欢迎的京剧欣赏课,此时也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以上几点,是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工作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在工作中我深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