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郭店竹简

“学”与郭店竹简

ID:22360915

大小:6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学”与郭店竹简_第1页
“学”与郭店竹简_第2页
“学”与郭店竹简_第3页
“学”与郭店竹简_第4页
“学”与郭店竹简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与郭店竹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与郭店竹简摘要:在郭店竹简中,“学”(与“教”)有多种写法,现在大多数竹简思想研究者对此未进行过严格的区分。文章从“学”字的文字考据出发,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等先于或同期于郭店竹简的“学”字的演变及不同的组合分析,并结合历代学者如汉代的许慎、宋代的朱熹、明代的方以智等对“学”的不同理解,来获得对于“学”在先秦思想中的真相的认识,并对先秦儒道关系做一新的思考。关键词:学;教;郭店竹简一“学”字的含义及变迁1.甲骨文之“学”《孟子·滕文公上》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在夏、殷、周三代,学的概念一开始主要还是指教学的场所。夏、

2、商、周之学:在夏代出现了学校的雏形,夏代学校的一个名称是“校”,《说文》解释:“从木,交声”,《孟子·滕文公上》:“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上》曰:“序者,射也”,据推测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尊神和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是商代文化的主要特点。殷人的甲骨卜辞具体反映了这一点。殷人几乎是无事不占,无事不卜。殷代的宗教人士—巫,是当时的主要文化人士,他们不仅会婆娑及降神,而且精通天文、历法、医药、政治、哲学、艺术,因而殷代的教师多是由巫师承担。卜和筮在周代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周礼·筮人》“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卜筮是贵族子弟的基础课、必修课,是学习的

3、主要内容。周代之学为“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意思是说教育的机构设于官府之中。从国学来看,学校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祭祀等场所。《礼记·王制》篇称“天子将出征……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爻辞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是个人智慧的象征,而且是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P1-49)[2](P54-142)商代甲骨卜辞中出现了学字。学字的写法很多:“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具体解释如下:(1)(2)(3)(4)也有人把它理解为手持鞭朴之像。《尚书·舜典》“朴作教刑”,朴就是棍棒,相当于后世先生的戒尺教鞭,学生如果不听话便按翻在凳子上的一顿屁股

4、。[5](P98)教,从将(5)2.先秦之“学”金文中出现了带有“子”的学,如明末的方以智在《通雅》对“学”的考据为:“學、敎、覺俱从爻,學字本于孝声,生于覺孝”。“古孝从爻从子作3.郭店楚竹简中的“学”和“教”字,各有四种写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写法。学字的四种写法:(1)学甲,教字的四种写法:(1)教甲还有一种特殊的写法甲乙丙丁戊(特殊的写法)学教4.秦及秦后之“学”在秦统一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面临的情况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样的情况不仅严重妨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是一种潜在的易导致分裂割据的因素。秦始皇有鉴于此,命令李斯等主持进行

5、文字改革。李斯以秦国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了字形固定、笔画简省、书写比较方便的小篆(“秦篆)作为规范文字,推行于全国,从此统一了文字。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严禁私学,使国家思想趋于统一。[18](P163-164)汉代的徐慎对于“学”字只给出了一种解释,“学”同“斆(xiào)”,释文为“觉悟也,从教从朱熹对“学”的进一步解释为“学之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学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20](P47)综上所述,“学”字经过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我们看先秦出土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学的不同含义,否则,将可能会大大简化当时想要表达的意

6、思。二郭店竹简中的学1.“学甲”与“教甲”: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甲”主要有:(1)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甲不学甲,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老子》甲本12号简];(2)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学甲[《老子》甲本17号简];(3)可学甲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尊仁、亲忠、敬壮、归礼[《尊德义》20号简]。(4)仁与义就矣,忠与信就矣。作礼乐,制刑法,学甲此民尔,使[《六德》2号简](5)或从而学甲诲之,谓之圣。圣也者,父德也。子也者,会最长材[《六德》21号简](6)王之学甲民也,不使此民也忧其身,失其偏。孝,本也。下修其[《六德》41号简]

7、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甲”主要有:(7)也。夫圣人上事天,教甲民有尊也;下事地,教甲民有亲也;时事山川,教甲民[《唐虞之道》4号简](8)有敬也;亲事祖庙,教甲民孝也;大教丙之中,天子亲齿,教甲民弟也。先圣[《唐虞之道》5号简](9)与后圣考,后而归先,教甲民大顺之道也。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唐虞之道》6号简](10)×礼畏守乐孙民教甲也。咎由内用五刑,出弋兵革,罪泾××[《唐虞之道》12号简]学甲为子上顶有一个爻,爻是在古代是智慧的象征,可以理解为头上顶有智慧,为觉者,有智慧的人,借用现代的词汇是说这个人是个“觉悟的(圣)人”。教甲为教化爻辞(知识、智慧)

8、之意。学甲与教甲都针对爻辞(知识、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