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

ID:22363942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_第1页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_第2页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_第3页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_第4页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量子霍尔效应》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1980年,德国科学家冯·克利青发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美国科学家崔琦和施特默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两项成果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的芯片中,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会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为电子的运动制定一定的规

2、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好比一辆高级跑车,常态下是在拥挤的农贸市场上前进,而在量子霍尔效应下,则可以在高速路上前进。然而,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需要非常强的磁场。为了一台计算机的量子霍尔效应,相当于需外加10个计算机大的磁铁,不但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个人电脑和便携式计算机。1988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丹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即“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它与已知的量子霍尔效应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本质,是一种全新的量子效应;但它的实现也更加困难,需要精准的材料设计、制备与

3、调控。多年来,人们一直未能找到能实现这一特殊量子效应的材料体系和具体物理途径。自1988年开始,就不断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各种方案,然而在实验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200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领导的理论组成功地预言了二维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并于2008年指出了在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中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新方向。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等与张首晟教授合作,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这个方案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德国、美国、日本

4、等国有多个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沿着这个思路在实验上寻找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和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联合组成的团队,经过近4年的研究,生长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最终,他们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出了高质量的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并在极低温输运测量装置上成功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进程。2013年3月14日,该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

5、科学》杂志的评审作出评价:“这篇文章结束了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年的探寻,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说,这是“诺贝尔奖级的发现”。5.关于“量子霍尔效应”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区别,以下表述小正确的一项是:A.前者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后者具有与前者完全不同的物理本质,是一种全新的量子效应。B.前者应用前景广泛;后者则属于特殊情况下的量子效应,应用前景限于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方面。C.前者的产牛需要非常强的磁场,应用时

6、难免器件体积过大、成本#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过高;后者的产生不需要外磁场,应用时,能使得器件的体积小不至于过大。D.前者于1980年被发现,后者于2013年被证实;后者的实现比前者的实现更难能可贵,需要精准的材料设计、制备与调控。答案:5.B(从原文所阐述的科学原理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与“量子霍尔效应”的应用前景没有什么区别,都能促进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都能解决计算机能量损耗、发热、速度变慢等问题。)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量子霍尔效应可以使电子的运

7、动由无序变成有序,使得电子在各自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电子相互碰撞,避免其能量的无谓损耗。B.要在试验层面证实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对科学家而育足十分严峻的挑战,既需要有很特殊的材料体系,也需要有很特殊的物理途径。C.薛其坤领衔的团队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出了高质量的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在这一材料中,就存在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D.曾有科学家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但经德、美、日等多国科学家的实践证明,这条思路行不通。答

8、案:6.D(“这条思路行不通”误解文意。据原文意,方忠、戴希、张首晟等人提出的“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的设想,是后来薛其坤团队证实“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指路明灯。虽先前德、美、日等国科学家在此思路上未取得突破,但不能据此认为“这条思路行不通”。)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常态下的芯片中,电子运动没有特定轨道,会相互碰撞,因而计算机会出现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