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

ID:2236405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_第1页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_第2页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_第3页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_第4页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庐山捡石记》阅读答案庐山捡石记佚名下着雨,我在庐山,淅淅沥沥的声音,染绿了树,染绿了路旁的草地。烟雨初霁,山光澄练,我在山间行走,弯腰拾起一块石头。走近庐山,面对夏禹观洪留胜迹,司马迁至记山名,秦皇汉武皆登过的庐山,我来的时间太短。一条条小径还来不及相识,那是舒展的试卷,我有无数的话想询问这古山,这天地间的灵物,可又从何谈起?我难以就这样转身离去,山的气息、山的灵性包围着,使我的脚步踯躅。一直下着雨,有些闷,我在牯岭的灯光下看书,写字,上网,突然觉得天地何其大。我载不动庐山,庐山太重太重。我载不动庐山的云,那是古来的

2、云。走在牯岭街上,那云突然不期而至,从遥远的天边翻波逐浪而来,瞬息之间,弥漫四合。动或如烟,静或如练,返照倒映,倏而紫翠,倏而青红。那云长袖善舞,软绵拂面,我上前试抓一把,它却随风飘然而去。探头向山下凝望,只见云海滔滔滚滚,蓊蓊蓬蓬,红墙蓝瓦转瞬被云遮盖,几只白鸽跃然飞起,其光如银。回首但见三四老者于街头围石桌而坐,安心对弈,白云缭绕于他们膝间,恍然片刻已是千年。我饮不完庐山的水,那清泉飞流直下三千尺,溅玉撒珠,沾湿过李太白的袍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何等风流倜傥!我本一楚女,能不爱李白?仰望再三,经这俊朗的

3、男子双手捧过的庐山瀑布,如飞电,若白虹,就是天河之水,又能怎的?沿着牯岭旁的小河,追寻着它的流动,更想追随太白的足迹,河水淙淙,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问路人这河可有名字?答曰:“美庐河”,流向乌龙潭,流向长江,更远处,便是海了。苍茫间,诗人举头望明月,对影成三人,千古英姿不变。而世事变迁如溪间之水,或涨或落,最终多少荣辱随水流淌,然山依旧水依旧。我抱不动这庐山漫山遍野的树,或远或近数不过来的5000多种树木,姿态各异,从全世界不同的角落连根而来,随后将一片相思留在了庐山。我只能仰视它们逐年升起的峨冠,抚摸那些古老或青春的年轮,抱紧它,感受

4、它扎向大地深处的根脉。庐山,你能让我带走什么?我只能从这里拾起一块小小的石头。我拾起了它,这是无数偶然中的必然,这块豆青色、透露着黑褐花纹的石头,一定是随庐山盈缩造化,吐纳颢气,由天地养育而成。它沉默着,将千万年的秘密,深藏在那一条条细致的纹路之中。我抚摸着它,如同行走在从古至今的路径上。这小小的石块会听得陶公荷锄而来,吟诵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而这庐山石,与江州司马白居易也有过一面之缘,白公显然识得这类石头。那白公头戴笠帽,宽袖临风,相对琵琶女,低眉无言,只听大珠小#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

5、,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珠落玉盘,嘈嘈切切如雨声。又有豪放的苏东坡站立山巅,叹道:“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这与天相斗过的小小石头,曾经的轰轰烈烈似不见痕迹。或许于地崩天裂之后,有经历一番暴雨山洪的席卷,随溪水翻滚打磨,最终如当下光滑如玉。随后在美庐旁的草地上,见到了一座庐山石的雕像,底座上刻着:“我是贝尔吉斯·奥登瓦尔德山人,我是庐山地质世界公园的友好使者。”庐山石化作了优秀德国诗人席勒高昂的头,他微张着嘴,似乎在吟诵那传遍世界的《欢乐颂》。而我,将拾起的庐山石带回家中,陪伴它的,尚有一侧书香,我看见它,便

6、再次走进了庐山,走进那万载风流。(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16.文章开头就强调“下着雨”,接着又说“一直下着雨”这有何用意?(5分)17.“我载不动庐山,庐山太重太重”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18.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1)一条条小径还来不及相识,那是舒展的试卷,我有无数的话想询问这古山。(2)它沉默着,将千万年的秘密,深藏在那一条条细致的纹路之中。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借一次庐山偶行,巧妙地选拾一石,将庐山的颇具特色的自然的景观尽收眼底,移步换景,轻灵自由。B.本文巧用联想将古今的庐山联

7、系起来,将庐山接纳过的中外名人名言收诸笔端,形成本文的厚重的特色。C.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卒章显志,简洁有力,构成了本文一大特色。D.本文行文中调用多种技法,托物言志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E.本文语言绮丽、典雅。又巧借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不失为一篇美文。参考答案:16题1.强调雨染绿了庐山,增添了山色之美,也增添了我游山的兴致。(1分)2.雨一直下,有些闷,迫使我写字看书上网,为我思考庐山提供了可能。(1分)3.走在烟雨的庐山上,有助于牵引人们对庐山的历史联想。(2分)17题内容上,强调了庐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双美。(2分)结

8、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突然觉得天地何其大”,具体揭示它的具体所指,又开启下文对“庐山又重又大”的具体描写,下面的文字就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2分)18题(1)此句运用比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