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漫斋录》考论

《蒲氏漫斋录》考论

ID:22364613

大小:8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28

《蒲氏漫斋录》考论  _第1页
《蒲氏漫斋录》考论  _第2页
《蒲氏漫斋录》考论  _第3页
《蒲氏漫斋录》考论  _第4页
《蒲氏漫斋录》考论  _第5页
资源描述:

《《蒲氏漫斋录》考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蒲氏漫斋录》考论【内容提要】本文对前人不曾作过专题考论的《蒲氏漫斋录》的相关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考索和论述,并纠正了《中国历代诗话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宋诗话全编》等处理该书的一些错误,指出:一、《蒲氏漫斋录》和《漫斋语录》等是同书而异名之作,《诗话选》目为两种书,不妥;二、《蒲氏漫斋录》的作者是蒲大受,写作时间至迟不过南宋绍兴末,《批评史》、《诗话选》、《全编》分别对该书作者、作时及不为立目等都有误;三、《蒲氏漫斋录》仅存佚文三十三条,从中表现了蒲大受论学尊洛学、论文崇苏黄,将理学和文学合一的主张。【关键词】诗话《蒲氏漫斋录》蒲大受崇苏黄曾被宋代著名诗话

2、《诗人玉屑》、《竹庄诗活》及《诗学规范》和元代《修辞鉴衡》、明代《雅论》等书引述过的《蒲氏漫斋语录》、《蒲氏漫斋录》、《漫斋语录》、《漫斋录》、《漫斋诗话》、《漫斋》等,在近代,即如郭绍虞《宋诗话考》与罗根泽的相关著作,亦对之或只字不提,或语焉不详,致使当代学者对上列各书的关系及作者、时代和佚存条目、内容等问题,皆空无依傍而自作猜测。如王大鹏主编的《中国历代诗话选》(以下简称《诗话选》),对《漫斋语录》作《解题》云:《漫斋语录》,不知卷数,不着撰人。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仅见《诗人玉屑》、《竹庄诗话》、《修辞鉴衡》等称引,今据以辑出。据书中所引陈无己诗言论,可

3、知其成书当在元元年(1086年)之后;又据是书见于《诗人玉屑》,则其成书必在淳四年(1224年)之前。又《诗话选》于《蒲氏漫斋录》作《解题》云:《蒲氏漫斋录》,不知卷数,不着撰人。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修辞鉴衡》录存五条,今特辑四条。这里,《诗话选》是把《蒲氏漫斋录》和《漫斋语录》当成两种不同的著作来看待的,且皆谓其“不着撰人”;而于成书时间,只对《漫斋语录》作了一个大致的估计:元元年之后,淳四年之前,跨度近一个半世纪。又如顾易生等编著的《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以下简称《批评史》),则对《诗话选》认为“不着撰人”的《漫斋语录》的作者提出了新说。其云:宋

4、何溪汶《漫斋语录》云:“五字诗以第三字为句眼,七字诗以第五字为句眼,古人炼字只于句眼上炼。”作者十分肯定地认为《漫斋语录》的作者是何溪汶。另外,吴文治主编的《宋诗话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又对《漫斋诗话》等不作专门辑录。《诗话选》、《批评史》、《全编》的说法和作法对吗?本文即对《蒲氏漫斋录》、《漫斋语录》等书的名称、作者、佚存、内容等略作考论以试定诸书的是非正误,并为《全编》的编纂提出一点修订意见。一《蒲氏漫斋录》和《漫斋语录》等是同书而异名之作《诗话选》于《漫斋语录》著录九条,其中引自《竹庄诗话》(以下简称《竹庄》)卷一(按原作卷五,误,今改)、《诗人玉屑》

5、(以下简称《玉屑》)卷七的“用经史中语须自然有力”条,引自《竹庄》卷一、《玉屑》卷十的“要到自得处方是诗”条,引自《竹庄》卷一的“古人炼字于句眼上炼”条,引自《修辞鉴衡》(以下简称《鉴衡》)卷一的“七言不要有闲字”条等,又早见于张《诗学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卷三十九《作诗》,亦皆谓出于《蒲氏漫斋录》。又《玉屑》卷五的“初学蹊径不露斧凿”条,亦见《规范》卷三十九《作诗》,然《玉屑》谓引自《漫斋语录》,《规范》却谓出自《蒲氏漫斋录》。于此可见,《玉屑》、《竹庄》、《鉴衡》之《漫斋语录》和《规范》之《蒲氏漫斋录》,当是同一种书。又“七言不要有闲字”条,《规范》卷三

6、十九《作诗》谓出自《蒲氏漫斋录》,《竹庄》卷二十四谓出自《漫斋录》。于此可见,《规范》之《蒲氏漫斋录》、《竹庄》之《漫斋语录》、《鉴衡》之《漫斋录》,亦当是同一种书。又《鉴衡》卷二《文》有“为文先识主客”条,谓出自《蒲氏漫斋录》,而《规范》卷三十五《作文》称引《蒲氏漫斋语录》四条,其中亦有“为文先识主客”条。但张镃《规范》之《编书目》只有《蒲氏漫斋录》之名而无《蒲氏漫斋语录》之称。笔者以为张是把《蒲氏漫斋录》和《蒲氏漫斋语录》当作同一种书来看待的,故其《编书目》只列前者,不着后者。如此,又可见《蒲氏漫斋录》与《蒲氏漫斋语录》也当是同一种书。从上述可知,既然《漫斋

7、语录》和《蒲氏漫斋录》是同一种书,《漫斋语录》和《漫斋录》是同一种书,《蒲氏漫斋录》和《蒲氏漫斋语录》是同一种书,则《蒲氏漫斋语录》、《蒲氏漫斋录》、《漫斋语录》、《漫斋录》是同书而异名,当为不言而喻了。盖其书原或作《蒲氏漫斋语录》,或作《蒲氏漫斋录》;而由前者简称为《漫斋语录》,由后者则简称为《漫斋录》了。又《竹庄》卷十一录杜甫《醉歌行》引《漫斋诗话》云:“送别情景,于后幅突然接入,开后人无限法门。醉歌意只用一点,前后文势,倍觉生色。”此《漫斋诗话》即《蒲氏漫斋录》和《漫斋语录》的别名。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三)云:“《漫斋诗话》一条,引见《竹庄诗话》卷十一

8、。但它书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