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

ID:22366068

大小:469.2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复习提纲及单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高一历史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描述从夏朝到清朝的政治制度,其中,第1课讲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2、3、4课讲的是从秦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朝(前2070—前1600)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传子制度(王位继承制)。二、商朝(前1600—前1046)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这种制度下,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商朝还是一个弥漫神权色彩的王朝。三、西周(前1046—前770)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三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一)分封制1、分封制的含义:又称“

2、封邦建国”,是西周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2、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巩固西周的统治)。3、分封制的内容:①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姻亲等。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土地、人口、物资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效忠朝见、纳贡、随同周王作战等义务。③层层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4、分封制的影响:①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王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②消极: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5、分封制的变化历程:形

3、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二)、宗法制1、含义:与分封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家族等级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的为了解决继承问题的政治制度。2、宗法制的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宗法制的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把“国”与“家”11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礼乐制即“周礼”,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分封制宗

4、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四、总结:中国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2)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第2、3、4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

5、的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两对矛盾:①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称为中央集权);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称为“专制主义”)。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战国——初步形成。(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张;商鞅变法初步确立。)(2)秦朝——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爵制度)(3)西汉——巩固。(中朝、推恩令、征辟制察举制)(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宋代——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6)元代——新发展。(一省制)(7)明清——强化。(明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下面详细概述:1、秦朝(确立)

6、:内容:中央:①建立皇帝制度;②建立三公九卿制;③制定严酷的《秦律》地方:④建立郡县制。◆影响:积极:①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的发展。消极:皇帝权力过大,容易形成暴政。2、汉(巩固):11内容:①建立“中朝”为决策机构;②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③设置刺史监察地方;3、隋唐(完善):内容:①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六部制的影响:A、三省互相牵制,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B、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C、

7、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②开设科举制度,广罗人才,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唐朝政治制度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4、北宋(加强):内容: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①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军)与调兵权的枢密院互相牵制;②政权:中央: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地方:派文臣到各地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