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ID:22366358

大小:104.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28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_第1页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_第2页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_第3页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_第4页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_第5页
资源描述:

《《萧纲萧绎年谱.前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萧纲萧绎年谱.前言》梁简文帝萧纲(503—551)、梁元帝萧绎(508—554)兄弟,从后代看来,成就主要留在文学史上。而以宫体诗为代表的萧氏兄弟留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历来所受到的评价贬大于褒,相关的研究尚不充分。在人类道德的阳光下,如何无需找一块阴影地带,就能够坦然面对倡导写作艳情的宫体诗思潮,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萧纲萧绎年谱》的编撰,是笔者应对前述挑战的一个步骤。按照笔者的文学史理论,历史上的文学现象首先应该、也完全可以与其他历史现象作切割从而独立出来研究。独立的文学史自下而上由深层而表面呈现为长时段的文学观念史、中时段的文学风尚史、短时段的作家作品史三个层次[①]。笔者过去

2、所做的有关宫体诗的研究工作,大致按这一思路进行。然而,不可否认,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动的文学与理论形态的文学研究之间即存在着类似关系。我们通过抽象与理论的方式刻划出文学史的真相,同时多多少少也使文学从它原本生存的那个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有所剥离。《萧纲萧绎年谱》编撰的初衷,试图换一种探讨宫体诗的方式,将这一文学现象放回到它本来所处的历史状态和位置上,然后我们尽可以再作观察。以这一方式处理研究对象,可以对一般理论性较强的研究方式容易产生的独断倾向有所补偿。也希望可以激发更多的想象力。将宫体诗放回到它原生的世界秩序里面来观察,马上就有类似于“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出现,论者原来所信

3、奉的教条就不一定那么强有力了。比如,“宫体”在中大通三年(531)自东宫著名于世时,萧纲的父亲梁武帝的第一反应也是愤怒[②]。可是,为什么很快释然了呢?“郑卫之音”的宫体诗流行一时,难道是养德东宫的皇太子准备伤风败俗吗?不仅悠远的时间距离可以导致历史的隔膜,有时,观察问题的不同立场就可以导致性质完全不一样的判断。《萧纲萧绎年谱》通过对宫体诗的两个领袖人物的行事及其环境作深入观察,以之为一个客观对象,让宫体诗在它的原生的条件下进行自我解释。总之,以一种“文学史考古”的态度来对待宫体诗这一文学遗产,目的是尽量超越以研究者为中心的“评价”的研究,达到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解释”的研究。虽说《萧纲萧

4、绎年谱》最初是为了研究宫体诗而编撰,但是,鉴于“年谱”这一著作形式的体例、以及二谱主的特殊身份,他们的一生行事及交游,广泛涉及梁朝、特别是梁中后期五十年间政治、军事、社会、风俗、宗教、文化、文学等各方面内容,所以,本谱的范围事实上超出宫体诗这一单一对象不知几多倍,头绪繁多。以下试按萧纲的文学生涯、萧绎的文学生涯、萧氏兄弟的其他学术艺术成就、萧氏兄弟与梁朝政治的顺序叙述其大概。另外,由于本谱取“详谱”(按:非“广谱”)的方式,不搞“去粗存精”,力求将所有与萧纲、萧绎相关的材料,包括军国大事、日常琐事等[③],都网罗进来,所以,既难免枝枝蔓蔓、也一定还有遗漏,盼读者多指正。一梁简文帝萧纲,字世

5、赞,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初封晋安王,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后嗣位。谥曰简文帝,庙号太宗。萧纲自幼爱好文学,因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为主,围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鲜明的文学集团。随着萧纲于中大通三年被立为皇太子,这一集团的文学影响逐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开宣布并倡导文学史上著名的宫体文学,形成风尚,影响于文学史不止一个时代。作为宫体诗的主要倡导者,萧纲的文学观念,是在他的文学生涯中逐步建构完成的。追踪萧纲的文学生涯,最容易见出宫体诗挺然于世的次第。第一、在幕僚的熏陶下成长。萧纲六岁能属文,七岁有“诗癖”,是一位早慧的文学少年。但是,萧纲不同于普通的贵族少年,因为

6、是皇帝之子,他的文学趣味和他的生活一样,从年幼出阁时期开始,就与众多的幕僚联系在一起。七岁的这一年,晋安王萧纲正式出宫,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开王府,选幕僚。晋安王侍读徐摛堪称萧纲诗歌与文学的启蒙老师。《梁书》卷三○《徐摛传》曰:“晋安王纲出戍石头,高祖谓周舍曰:‘为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高祖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简其容貌。’以摛为侍读。”徐摛与宫体文学的关系,亦见于本传:“(徐)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这段故事发生在萧纲初入东宫时。萧纲从七岁开始,文学上接受的就是徐摛的培养;到萧纲

7、二十九岁宫体诗出名时,徐摛仍被认为是宫体诗的老师。由此可见徐摛对萧纲及萧纲文学集团的影响。与徐摛齐名被后代论者称为“大徐庾”的庾肩吾,按照《梁书》的观点,是萧纲文学集团的代表人物。《梁书》对萧纲文学集团文学成就与地位的论述,集中论述于《梁书·文学·庾肩吾传》。《梁书·文学传》本传记载庾肩吾,“初为晋安王国常侍,仍迁王宣惠府行参军。自是每王徙镇,肩吾常随府。”晋安王萧纲初为宣惠将军在天监十二年(513),庾肩吾于这年迁宣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