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top

solidworks top

ID:22372178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solidworks top_第1页
solidworks top_第2页
solidworks top_第3页
solidworks top_第4页
solidworks top_第5页
资源描述:

《solidworks to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olidWorksTop  一、Down-Top和Top-Down的基本概念  1.Down-Top设计的优点  Down-Top设计方法是最基本的设计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单独设计零件,然后由零件组装装配体,装配体验证通过后生成工程图。  图1Down-Top设计方法  ◎简单:由于零部件单独设计,彼此之间没有相互关联参考,所以建模简单,不容易出错,即使出现错误也容易判断和修改。  ◎对工程师要求低:设计任务清晰,即使初学者也能轻松完成设计任务。  ◎对硬件要求低:零部件之间没有关联参考,修改局限于单

2、个零件或装配体,所以运算量比较小,对于硬件的要求相对较低。  2.Down-Top设计的缺点  ◎不符合产品设计流程:Down-Top设计流程与产品设计流程正好相反,因此不适合进行新产品研发。  ◎局限性强:设计修改局限于单个零部件,不能总览全局进行设计和修改,修改单个零部件后,相关零部件不能自动更新,需要进行手工干预。  3.Down-Top设计的适用范围  ◎SolidWorks软件初步引入,对已有2D图样进行三维转化阶段,尤其适合初学者,或者刚刚完成初级/中高级培训的企业。  ◎已有产品的变型设计和局部修改,这种针

3、对局部进行的修改适用于Down-Top设计。  4.Top-Down设计的优点  Top-Down设计属于SollidWorks的高级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Top-Down设计流程  ◎符合产品开发流程:由图2可知,Top-Down设计流程与产品研发流程基本一致,符合现有的设计习惯,可以完全融合到产品研发中。  ◎全局性强:总图修改后,设计变更能自动传递到相关零部件,从而保证设计一致。  ◎效率高:一处修改而全局变化。在系列零件设计中效率更高:主参数修改→零部件自动更新→所有工程图自动

4、更新,一套新的产品数据自动生成,现在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原来几周的工作量。  5.Top-Down设计的难点  ◎复杂:零部件之间有大量的关联参考,会增加零部件的复杂度,有时候甚至因为找不到参考源头而无法修改。  ◎对工程师要求高:由于参考关联复杂,要求工程师能够熟练操作软件,熟悉产品设计流程和变化趋势。对总工程师的要求更高,如果初始布局不合理,则需要进行大量修改,甚至因为无法修改而导致整体崩溃。  ◎对硬件要求高:关联设计带来大量关联计算,尤其是总图的更新,会导致全部相关零部件自动更新,对于计算机硬件和网络速度提出了很高

5、的要求。  ◎对数据管理要求高:由于零部件关联很多,所以对数据文件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数据丢失和关联断裂,从而造成设计混乱。  6.Top-Down设计的应用范围  ◎新产品研发:要求在熟练掌握Down-Top技术的基础上,首先由部件开始尝试,逐步推广到整机设计,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设计效率,还会造成设计延误。  ◎系列产品设计:主产品定型后,对产品结构与参数传递进行优化。这样在系列产品设计中,通过修改参数就能自动完成大部分重复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二、Top-Down设计分类  SolidWorks

6、的Top-Down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关联参考、外部参考法和布局,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关联参考  关联参考法是基础的Top-Down设计设计方法,它通过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参考来传递设计关联,从而达到修改一个零部件,则相关零部件根据关联自动更新的目的。  关联参考案例一:如图3所示,墙板和接头的接口位置决定了管路的起始方位,接口的大小决定了管路的标准。在设计过程中,管路零件的路径草图和截面分别与墙板和接头添加图示的关系。  图片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查看原图(大图)。  图3关联参考  关联参考案例二:如图4所示的水平

7、仪设计,水平仪顶盖板的大小和厚度都由水平仪主零件开槽形状和尺寸决定。通过添加两零件之间的参考引用或关系,可以保证当水平仪主零件的开槽尺寸和深度有变化时,顶盖板的形状和厚度自动进行更新。  优点:关联参考方便快捷,可以同步更新。  缺点:关联是单向的,并且当关联很多时不易查找参考源和修改错误。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在部件级关联设计,关联尽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容易进行控制和修改。  图4水平仪  2.外部参考法(即主零件法)  在一个主零件中完成整体设计,然后使用多体或分割的方法,将主零件分解为多个局部并传递到单独的零

8、部件中,对分解后的零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在装配体内进行汇总以完成设计。  案例一:玩具设计和家电外观设计,如图5所示的变形金刚。12下一页——..,。  图片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查看原图(大图)。  图5变型金刚设计流程  变型金刚的设计采用分割的方法,流程为:首先设计主零件,然后由主零件分割出不同的部分并分派到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