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ID:22388005

大小:7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8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_第1页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_第2页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_第3页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_第4页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八王之乱”是西晋政权崩溃的直接诱因,对此学术界已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对其成因亦从若干角度进行探讨,提出诸如分封宗室、实行宗王出镇政策、选择继承人失当、西晋士族门阀势力恶性膨胀等因素[1],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我们将视线从八王之乱的这些主角身上稍微移开一点,就会发现许多被掩盖在阴影之下的小人物,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便会发现,这些小人物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实不在那些主角之下。他们是些什么人,在事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加以论述的。一、动乱中活跃的小人物  八王之乱的过程已为治史

2、者所熟知,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各自取舍不同,就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关于这场动乱成因的研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研究自然科学的人都承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同样,人们对历史的研究也是逐步深入进行的。迄今为止的研究,距揭开历史的本来面目还相距甚远,希望本文能使我们离历史真相更近一点,而不是相反。  回顾一千七百年前那场导致政权颠覆、生灵涂炭的全国性战乱,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自然是那些主角,他们为了争权夺利,不惜骨肉相残,演出了一幕幕世所罕见的惨剧。但对事态的进程深入了解后就不难看到在其周围还有着若干起过重要作用的人,没有这些人的推波助澜,历史的发展或许会是另一种样子。要

3、深入研究这场动乱,就绝不能忽视这些人。  在八王之乱中首开杀戒的是楚王司马玮,在诛除外戚杨骏的斗争中其即为主角之一,而杀死汝南王司马亮,则更是由其一手包办,开启了宗室相残的序幕。整个事件的进程中,在其身边始终可以看到长史公孙宏与舍人歧盛这两个人,目前所能见到的史籍中,有关这两人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字里行间却反映出这两人所起的作用颇为重要。当杨骏死后,执掌朝政的太宰司马亮欲遣楚王司马玮与诸王各归本国时,正是这两个人劝司马玮与皇后贾南风接近,使贾后留司马玮领太子太傅,司马玮因而得以留在朝廷,并执掌军权。又是他们两个,通过积弩将军李肇假传司马玮的旨意,向贾后讲司马亮与太保卫瓘阴谋废黜惠

4、帝。尽管这纯属无中生有,但早已企图控制朝政的贾后却借此让惠帝下手诏给司马玮,派黄门在夜里送去,命其统率禁军护卫宫廷,并宣诏免除司马亮与卫瓘的官职。公孙宏与李肇率军连夜包围司马亮府,杀死司马亮及其子司马矩。当天晚上,司马玮号令诸军,威震朝廷。歧盛劝说司马玮乘兵权在握时消灭贾后的势力,以安定王室。司马玮犹豫不决,而贾后则乘机让惠帝派人出宫持驺虞幡对禁军们讲司马玮是假传圣旨,军队一哄而散,司马玮不知所措,遂被擒并处死。公孙宏、歧盛则被处以诛杀三族的重刑。[2]  在楚王玮被杀后,贾后的势力在朝中急剧膨胀,但其在皇权的遮护下,尚未触及诸王的根本利益,且任用张华等人处理国家政务,政局进入

5、相对平稳期。不过,随着太子司马遹年龄的增长,其与贾后集团的矛盾逐渐激化,再次进入一触即发的境地。将动乱推向高潮的是赵王司马伦,其首先散布谣言,使贾后除去太子;而后又联合诸王势力清除贾后集团,形成大权独揽的局面。而其废黜惠帝,篡位称帝的举动,则使动乱由局限于京城的宫廷政变发展为全国性大混战。  在赵王司马伦身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孙秀。司马伦一直对孙秀言听计从,当其在关中因处置失当被征还朝廷后,听从孙秀建议,依附贾后集团,遂深受重用。当贾后废黜太子后,朝中矛盾空前尖锐,政局动荡不定。部分禁军将领准备废黜贾后,拥戴太子复位,并通过孙秀来请司马伦主持此事。孙秀在司马伦已做好消灭贾后集团的

6、准备后,为其分析举事的时机及利弊,提出:“今且缓其事,贾后必害太子,然后废后,为太子报仇,亦足以立功,岂徒免祸而已。”[3]孙秀派人在外散布流言,并与司马伦劝说贾后集团的重要人物贾谧等先除去太子,以消除隐患。贾后果然派人毒死太子,遂使孙秀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司马伦、孙秀策动禁军将领起兵废黜并杀死贾后及其党羽,同时除去张华等与己不睦的执政大臣,控制了朝政大权。在利用权力排挤及诛除异己后,在孙秀的怂恿及策划下,司马伦于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正月废黜了在位多年但一直受制于人的晋惠帝,自己登上皇位。  孙秀则由于拥戴之功而被任命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实际控制了朝政大权。

7、“(孙)秀住文帝(司马昭)为相国时所居内府,事无巨细,必谘而后行。(司马)伦之诏令,秀辄改革,有所与夺,自书青纸为诏。”[4]但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同年三月,出镇方面的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等分别起兵,共同讨伐司马伦的篡位行动。四月,诸王军队逼近洛阳,禁军将领兵变,孙秀、司马伦等先后被杀,晋惠帝又重登皇帝宝座。  除孙秀外,通事令史张林、华林令骆休、尚书左丞王舆等在赵王伦举行宫廷政变及执掌朝政大权后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齐王司马冏率军进入洛阳后,被任命为大司马,执掌朝政,其从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