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ID:22398078

大小:8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29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_第1页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_第2页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_第3页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_第4页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林则徐到郭嵩焘鸦片战争后头一个50年(1840-1890)的中国历史是用铁与火、血与泪写成的。在此期间,林则徐(1785一1850)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中国人;郭嵩焘(1818-1891)则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他们大体是相隔一代的历史人物,其言行又恰好足以代表这一时期的开端和结束。百年沧桑,感慨良多。凭吊这两位爱国志士,比较其异同和遭遇,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从毁誉迥异谈起林则徐以抗英禁烟的壮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虽然他曾遭受过昏愦的统治者不公正的惩罚和非议,但生前就已恢复名誉,死后更是赐美谥、厚抚恤、建专祠,极尽殊荣。而在广大爱国人士心目中,他一直是无可非议的民族英雄,是廉

2、洁和勤政爱民的模范。即使在19世纪的英国,他的正义行动也赢得广泛的赞誊和尊重。他生前身后受到人民由衷的尊敬理所当然。郭嵩焘的遭遇却大不相同。当他答应出使英国之后,朝野的卫道士们简直视之为卖国贼(此处掉了一段字,不是太重要--袁)冷遇,在当时是不小的屈辱。甚至到了20世纪80年代,也还有人认为:“郭嵩焘为虎作伥”,“为李鸿章对英妥协投降唱赞歌”,“丧心病狂”,“崇洋卖国”(董蔡时:《左宗棠评传》第154-15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北京)。不能简单地把林、郭的荣辱看作个人偶然的际遇。在这些历史现象后面包含着时代和历史的奥秘。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结晶林、郭所受褒贬都直接来自对爱国主

3、义的理解。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关系日趋紧密的人类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群体意识非常强烈。其突出表现是在内忧外患中形成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爱国已成为最高的道德规范。从生前直至今天,林则徐备受尊崇的首要原因在于他是伟大的爱国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云左山房诗钞》卷六)这已经成了激励后来者的千古绝唱。他的爱国主义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第一,为国兴利除害。他所以如此坚决地禁止贩卖和吸食鸦片,在于他看到烟毒蔓延“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

4、《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林则徐集》奏稿中601页,中华书局北京)因此,“明知入于坎囗......冀为中原除此巨患,拔本塞源。”(林则徐:《致沈鼎甫》,《鸦片战争》(二)第567页,新知识出版社上海)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意识是历代志士为国献身的思想基础,林则徐继承了这种优秀传统。这种品德是在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和长期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他登上仕途特别是出任地方官以后,关心民瘼,对漕务、盐政、救灾和水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政,都认真研究,革除弊病,采取各种措施,力苏民困。尤其是对病民很深的水灾、漕运等项十分留心,锐意兴修水利,并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建议。在他看来,“天下未有万人忍饥,肯听一

5、家之独饱者。”(林则徐:《劝谕捐赈告示》,《林则徐集》公牍第3页)为了巩固原有的社会秩序,就不能不亟于兴利除弊。以此为出发点逐步培育了他对国计民生事事关心的高度责任感。这是他的爱国主义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爱国主义大量地体现在日常给予国家和人民的奉献中,但它的最强音往往迸发于祖国处于外敌威胁的危难之际。禁止何种货物进出口,这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禁止毒品贸易更是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尊严的正确措施。可是,清政府在推进这项正义事业时,英国政府却不顾国际关系准则,成了国际贩毒集团的不光彩的支持者。面对比己方强大得多的侵略者,林则徐坚定、卓越地领导了广东地区的反侵略战争,

6、在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英军北犯得逞,朝野议论叠起,道光皇帝出尔反尔,昏味地谴责林则徐之际,他出于"每念一身之获咎犹小而国体之攸关甚大"的爱国热忱,严正地表示“......鸦片之为害甚于洪水猛兽,即尧舜在今日,亦不能不为驱除。......而天下万世之人亦断无以鸦片为不必禁之理,若谓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则彼之以鸦片入内地者,早已包藏祸心,发之于此时,与发之于异日,其轻重当必有辨矣。”(林则徐:《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林则徐集》奏稿中第883、884页)从而有力地批驳了侵略有理的谬论。同时,与空谈维护天朝威严、讨伐“奸夷”之辈不同,林则徐把爱国热忱与筹划防务的切

7、实行动密切结合起来。他与大吏商绅和衷共济,从炮台的修筑、军械添置到兵勇的整顿招募,特别是利用民力,组织团练,随在设防,保卫乡土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三,反对侵略与虚心了解外国情况和维护各国人民正常往来相结合。他不但注意了解敌方当前的动态,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而且主持囗译《四洲志》,努力改变对西方历史和现状的无知状态;翻译国际法,运用新的知识捍卫国家的利权。同时,他敢于正视船炮落后于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