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

ID:22473682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_第1页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_第2页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_第3页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_第4页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个税改革的历史缘起和坎坷历程所得税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不是个新鲜东西了。早在宣统年间,效法西方意图自强的清政府就已经派出考察团详细的考察了列国税制,回来之后曾经起草一份《所得税章程》,其中重点论述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问题。这恐怕就是中国探索所得税之始。可惜的是,这样地探索被革命打断了,当时所谓的资政院还未及审议,皇帝就被赶下台了。1911年,随着国父孙中山的上任,革命党人带着对西方文明的粗浅了解,也试图把个人所得税制移植到中国来解救穷困的政府,但还未及细想就已经被北洋军阀赶下台去。中国也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

2、代,西方思想和各种学说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中国社会,比如北大等一批现代大学的堡垒作用等。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也是内外交困,自己的财政也很紧张,从人民头上更好的征税成为一个共识。所以在1914年就在前清的《章程》基础上弄出了一份《所得税条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所得税法律。很不巧,正好讨袁战争爆发了,条例自动搁浅。这之后又过了六年,北洋政府财政部成立了所得税筹备处,继续推行个人所得税,准备1921年开征。但又碰上军阀混战的年份,民不聊生,苛捐杂税盛行,各省议会商会一致反对开征,所以到最后这次

3、以官俸为主要课税对象的征税就不了了之。在这以后的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才稍稍安定下来,给所得税征收创造了条件。而国民政府本身也受西方影响甚深。1927年国民党政府即着手推行所得税制度,不意国民党财政部聘请的美国顾问不认可,提出中国不可能实施所得税法,因而被否决。为寻找收入渠道,国民政府于1935年重又提出《所得税法案》,次年立法院通过《所得税暂行条例》,行政院颁布《所得税暂行条例细则》,即行实施。拟定先行对薪给报酬所得和公债利息所得课税,其余各类所得自1937年起全部课征。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开征

4、个人所得税由此开始。1943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法》。但明显的事实是,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绵,连政府都难以自保的情况下,任何制度的变革都会变成纸上谈兵,因此,国民政府的所得税计划也只是成了一个计划而已。这一切跟很多东西一样,也是到了重新牢固控制全国的新政府建立起来以后才有了本质的变化。新中国伊始,政府就认真地作出了探索,因为过去在边区的那些政策对全国,尤其对城市是不可能实行的。针对政府运转的财政问题,1949年底,首届全国税务会议明确提出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方案,拟定个人所得包括经营所得、利息

5、所得、薪资所得等内容。1950年初,政务院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税收法《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新税制。这个1950税制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税收制度。在当时摒弃了所谓资本主义的个人所得税,而是代之以几个分散的部分。在《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的14个税种中,三个税种组成个人所得税,包括工商业税中对个体工商业者的营业所得征收的所得税部分、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等。它们是为配合对私营经济改造而设立的。其中,个体工商业者经营所得征收所得税的办法经多次修改,后来曾调整到工商所得税中,但一直

6、没有停止过,只是越来越少。到80年代中期,个体经济在改革中发展起来,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才成为单独税种。存款利息所得税从1950开征,到对私营经济改造完成后的1959年取消,期间每年约有1000万税收收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薪给报酬所得税,它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的最具个人所得税性质的税种,当时决定暂缓开征,实际上始终没有开征。1952年尚处于经济恢复时期,政府便开始认真考虑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尤其是在随后而来的急躁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1955年下半年拟出了《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方案》。方案提出,在国民收入日益增长

7、、人民政治觉悟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拟建议于1956年开征个人所得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全国都处于一种末路前的狂欢状态,大跃进也已在酝酿之中。而在这一年,中央忽然做出了推迟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决定,因为考虑时机可能不成熟,还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实施比较好。可这一拖就没有了结果。此后准备工作完全停止。而且后来的情况更加恶化,经济体制的僵硬深入骨髓,全国几乎重又陷入到饥饿的原始恐惧中,大家都成了标准的无产,而工资的绝对平均化也使个税变成了无意义的东西。而且

8、从税收的主要受益者政府方面来说,通过价格剪刀差已经剥夺了农村大部分剩余,而国有企业的全部利润上缴又使得城市也无甚剩余,所以通过个税来征集收入也变得没有必要。举个数字的例子,1950年-1980年30年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低于50%,最高的1980年为49%,最低的1960年为29.6%。而且,税收收入以销售税为主,所得税所占比重极小,对个体工商业者的营业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更是微乎其微,以至难以剥离出来。(其实一直到现在,个人所得税在全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仍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