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

ID:22477375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_第1页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_第2页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_第3页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_第4页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经验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心得体会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九年制学校2013年5月8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心得体会参与《小学英语语篇》课题,我感受到,作为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我也从这中获得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用的。我把这些知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故事教学、语篇教学、生词处理、把握提问时机的策略以及小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首先是故事教学,在资料中介绍了很多关于故事教学的内容。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故事教学模式:1、故事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学生兴趣准备、背景知识准备、语言准备。2、故事中的教学阶段:谈论

2、故事、理解故事、初步朗读故事。3、故事后的学习活动:综合、运用、发展。二、故事理解过程的设计:整体感知——部分理解,层层深入——整体产出;点面结合,将故事按情节分段处理;对故事情节较多的课文进行逐图处理。三、故事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2、能提供与情境紧密相连、意义相对完整的语言输入。3、能有效突出语言的表意功能。四、故事教学的基本步骤和相应的活动设计:81、阅读前活动设计(1)介绍故事背景或预测故事内容。(2)适时、适度地介绍教学新的语言点。2、阅读中活动设计(1)速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验证阅读前的猜测。(2)逐段阅

3、读,获取细节信息,了解故事进程及线索。(3)复读全文,再次从整体上理解故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3、阅读后活动设计(1)表演、复述和改编故事。(2)个性化学习活动。五、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故事教学:1、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1)挖掘故事中的矛盾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2)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3)借助图片或简笔画,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4)通过猜想续编故事,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2、挖掘故事之间的联系,以旧代新(1)挖掘词汇之间的联系。(2)挖掘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3、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情感(1)通过实

4、物让学生演绎故事,体验情感。(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未知的事物。84、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1)分层选择朗读内容,给更多学生展示机会。(2)设计贴近故事内容的活动,使学生有话可说。(3)双耳听故事,双手拼故事。六、后续教学的注意事项在故事教学的不同阶段分别关注不同层次的内容,体现了故事教学的层次和过程。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推测、关注大意,寻找细节,逐步培养学生的语篇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篇教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接着是语篇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5、,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关于语篇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点: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五步教学模式(1)读知大意(2)扫读单词(3)读练辨析(4)读明细节(5)读能扩展二、语篇教学的探讨1、教学时间的分配要合理2、教与学的比例要适当(1)让学生自主提问8(1)让学生主动思考1、教学的方法要有效(1)在语境中合理猜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2)在阅读中感悟——锻炼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3)在比较中领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4)在运用中掌握——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三、语篇整体教学的策略语篇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阅读前(Pre—reading)、

6、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后(Post--reading)。阅读前,教师可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篇的学习活动;阅读中,教师应以语篇为载体,创设丰富的语境,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语言;阅读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内化并运用新知识。四、语篇教学之本1、确立目标——突出重点,分清主次。2、教学要求——知意会读,初步运用。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操练句型、讲解语法,而在于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逐步掌握阅读的技巧并获得自主阅读的能力。第三部分则是生词处理,

7、主要有以下三点:一、阅读教学中生词的处理方法81、阅读前处理(1)在情境中学单词(2)以旧引新2、阅读中处理(1)一目了然,快速阅读。(2)上下联系,推测词义。(3)同义转换,丰富语言。(4)总结归纳,深入理解。3、阅读后处理(1)突显话题引入语,发展交际能力。(2)通读全文,加深意义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插图,直观明了;系语境,层层深入;抓住文眼,融会贯通;文化渗入,加深理解;情感教育,深化主题等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生词。二、阅读中生词的处理方法(1)针对阅读文本中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通过肢体语言、图片、实物或者巧设语境解释词义;(

8、2)对那些能通过上下文语境线索推测出词义的,则留给学生自己解决;(3)也可以在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