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

ID:22494911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9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_第1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_第2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_第3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_第4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模型及方法摘要:为了有效地根据土石坝的原型观测资料来分析坝体和坝基中存在的渗流问题,本文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考虑了水位、降雨量、坝基排水以及时效等因素对渗流的影响,建立了土石坝坝体和坝基测压管以及通过大坝渗流量等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模型和方法。经对青山和对河口水库等工程的实际应用,说明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分析渗流观测分析模型在土石坝坝体和坝基适当部位,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测压管或渗压计,以及在其下游适当部位设置观测渗流量的量水堰,并进行观测,可及时了解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坝体的浸润线位置和渗流区各点渗透压力的大小,以及通过

2、坝体和坝基渗流量的变化情况,这对大坝的渗流和稳定分析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土石坝各部位的测压管水位和渗流量,选用合理的分析模型进行及时的分析是监测土石坝运行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渗流的支配方程入手,建立了土石坝中有压、无压渗流及其渗流量观测资料的分析模型。经过实际应用表明,它可较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1土石坝渗流的支配方程忽略地下水流动方程中的惯性项,土石坝渗流的支配方程[1,2]为(1)渗流场为均质各向同性时,式变为或(2)式中:kx、ky、kz分别为x、y、z方向上的渗透系数,h为水头,Oz-kh为渗流速度势。对稳定渗流而言,它的解实际上可归结为在满足某特定

3、边界条件下,求解上述方程式。对无压渗流问题,由于浸润面事先为未知边界,故在求解过程中,先假定浸润面边界,然后需通过反复试算,才可以对问题进行求解。根据ApabhhB.M.和HyMepoBC.H.的推导结果[1],对具有自由面的缓变渗流,当坐标轴位于不透水层面时,其不稳定渗流的方程形式为:。在稳定渗流时,则渗流方程的形式为:。以上式中:H为水深函数;ne为有效孔隙率;t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浸润线位置即是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它无需作为边界条件来考虑。由于这时地下水流水深函数H的平方项亦满足拉普拉斯方程,故只需以H2为基本变量,就可求解有压渗流一样的方法解决无压渗流问

4、题。因此人们常将上述方程应用于无压渗流问题中。2坝基有压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根据上述渗流支配方程的基本特性,当渗流场固定时,各点的位势应不随时间而变。位势可用下式表示:。式中:hi为测压管水位,Hl、H2分别为上下游水位。对坝体基本不透水的坝基有压渗流而言,由于渗流场是不变的,故渗流场中某固定点的位势o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基本上为一常数。若渗流场中某点的位势随时间增大,则意味着上游铺盖遭受局部破坏或在坝基内部产生渗透变形;相反,若位势减小,则意味着水库淤积或坝基内部淤填等等。因此对坝基有压渗流问题,通常可采用位势法来分析其坝基渗流情况。对于渗流场中有中间位势的有压渗

5、流,则场中各点位势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函数,还与中间位势有关,中间位势固定,渗流场中各定点的位势亦固定。所以,在对坝基中设有减压井情况下的渗流分析中,应结合减压井的位势进行分析,其合理分析模型为:Oi=a+bOj。式中:Oi为坝基测压管位势;①j为坝基排水减压井位势;a、b为回归系数。青山水库是浙江省的一座大(2)型水利工程,坝基属双层地基,并采取了铺盖、减压井和反滤盖重等渗流控制措施。其坝基的渗流是属于有中间位势的有压渗流。作者采用了测压管位势与减压井位势的相关分析,然后对各个特定减压井位势下各测压管位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搞清了坝基所存在的渗透变形问题。现以典型的0+

6、400观测断面为例[3]进行分析。该断面历年测压管位势与减压井位势的相关系数见表1减压井特定位势下的测压管历年位势过程线见图2。表1历年测压管位势与减压井位势的相关系数口官V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B4d4E4F40.9771青山水库0+400断面测压管分布示意由表1和图2所示,在不同的井位势下,B4管在1993年以前其位势与井位势的相关性较好,管位势变化规律基本正常。但1993年以后,管位势与井位势关系曲线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1989〜1993年)降至〜,不同井位势下的测压管位势变化曲线出现明显异

7、常,说明目前该管位势基本上已不受减压井位势所控制,坝基渗流场出现明显变化。从历年库水位变化过程线来看,B4管位势变化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大坝经过1993年、1995年、1996年、1999年库水位屡创历史新高的影响,导致规基土体产生一些局部冲刷和淤积现象所形成的。D4、E4管的位势变化则出现历年下降的趋势,很显然这两管位势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测压管与减压井之间的坝基土体遭受局部冲刷所致。由此可见,坝基内部已出现较为明显的渗透变形。由坝基渗透坡降的计算表明[3],在不同水位条件下,B4、D4管之间的渗流比降为〜,它们不仅远大于允许比降值,并且还超过了该地基土的破

8、坏比降。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