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ID:2250958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摘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学时要因文而异,紧扣课文读写的训练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各方面,以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G622【】A【】1674-4810(2011)10-0132-01    一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必须走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意见。新课预习时让学生试着探索,新授知识时让学生充分讨论,授课后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也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2、,从不感到拘谨。我也不以自己的“高见”或书上的“结论”作为评价学生思维结果的尺度,禁锢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赤壁之战》一课时,许多学生认为曹操“铁索连船”这一决策弊大于利,甚至怀疑曹操的军事才能。后来在引导下,有学生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于是一场小型课堂辩论赛展开了。经过一番争论后,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铁索连船有利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还是看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提出“铁索连船弊大于利”,从反方向进行了思考,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创造性的思维还不仅于此,课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练笔:以向曹操献良计为内容,给曹操写一封信。学生纷纷踊跃参与

3、,学生的反馈作业充分反映出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吐的突破口,学生借情境的依托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可谓智慧显露,令人惊叹。  二肯定求异,适时引导  教学中,我希望在语文课中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地,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学生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些学生什么也不管,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根本不理会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讲什么内容。因此,我认为在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挥。使他们明白了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但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更重要的是在

4、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合理想象,填补空白  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依据想象去填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1.依据课文插图进行想象  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许多插图可作为指导学生想象的现成材料。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穷人》一文,课文的插图生动地表现了课文结尾那感人的一幕:桑娜坐在床边,微笑着拉开账子,渔夫举着马灯,探着身子,端详着

5、睡得正香的西蒙和两个孩子……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创设语境:“假如你们就是渔夫和桑娜,此时此刻,你们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联系文中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之后,自选角色,自选搭档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利用课文情境进行想象  例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文中记述了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其中,当小红军成功说服陈赓离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奄奄一息地继续前进,面对着自己随时有生命的危险,他有没有后悔不和陈赓同行呢?那一刻,他在想什么呢?……直到

6、他永远地倒在草堆里,一连串的心理变化是怎样描写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当时小红军的心理活动以及神态、动作。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以后遇到这样的片段,也可以扩展、补充、增添必要的情节,丰富文章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3.利用课文结尾进行想象  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如《小摄影师》的结尾:“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第二天,小男孩会来吗?如果来,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一篇文章可想象的地方有很多,教学时要

7、因文而异,紧扣课文读写的训练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各个不同的方面,以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四打破定格,逆向质疑  让学生敢于质疑,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经常参与评价的机会,可以评价同学的发言,可以评价同学的作文,甚至可以评价老师的讲课。在进行评价时,要敢于逾越常规,对事情的结果和结论作大胆的猜测,以让学生养成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