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

ID:22513064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挡墙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C20混凝土挡土墙设计型式为衡重式挡墙和直立式护肩墙,当挡墙的墙身高度在小于3m时,采用直立式护肩墙,当挡土墙的墙身高度在大于3m时,采用衡重式挡墙,挡土墙的泄水孔水平间距2m,纵向间距3m,挡墙的墙身高度大于3m时设置泄水孔。墙背回填分层回填夯实,挡墙沉降缝按纵断面设计分段予留,缝宽2-3cm,挡墙施工应严格按涉及放样,确保墙位、标高及强度等符合要求。本标段挡墙为衡重式路肩墙和直立式护肩墙。二、主要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艺标准⑴挡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现场浇筑。其砼的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⑵各部分的结构尺

2、寸不得小于设计值,⑶挡墙采用两次浇筑,基础和墙身分开浇筑,连接处混凝土应凿毛,并清洗干净。⑷挡墙的墙身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⑸挡墙内的预留泄水孔横向间距2.0m,其位置允许的偏差为15mm。泄水孔出口宜高于地面30cm,并设3%向外倾斜坡度。⑹挡墙的墙顶标高要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⑺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养护。墙背回填应该在挡墙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能够进行填土。⑻挡墙混凝土浇注应均质密实、平整,无蜂窝麻面,无缺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⑼挡墙模板加固采用拉筋联合钢管扣件双重保证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

3、不发生跑模。⑽施工时挡墙墙高随路线纵坡变化,但基础应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外墙面在同一竖直面上。⑾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若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地基处理,待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挡土墙施工。⑿挡土墙的墙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墙后填料施工。墙后必须回填均匀、摊铺平整,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其具体质量指标及实测项目见下页表。2.施工方法⑴由项目部测量人员放线,确定挡土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宽度根据基础宽度按照1:1放坡确定。并由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收方。⑵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

4、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无误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随时垫层施工。⑶测量放线确定基础尺寸后,进行立模。挡墙基础的施工按跳槽施工,几个作业面可同时施工,为挡墙的墙身施工提供较多的作业面。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回填,以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分层夯实,并在表面预留3%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垫块采用和基础同强度的砼垫块,以保证砼的质量。⑷浇筑基础砼,在基础砼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墙身处的砼凿毛,保证浇筑挡墙的墙身时新浇砼与已浇砼的连接。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墙身施工,开始关模,并进行沉降缝、接缝及防水处理。施工中特别注意模

5、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及稳定性。⑸施工挡墙墙身时其支架要一同搭建,而墙身的斜支撑不得与支架进行连接,避免在施工中因支架的移动引起模板不稳定。⑹在浇筑中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不得过振及漏振。⑺砼养护主要是保证砼表面的湿润,防止砼水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定期测定砼内部温度、环境温度,控制砼内外温差,防止砼表面产生裂缝。⑻砼强度达到3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可进行拆模施工,在拆模时不要损坏砼,正面模板主要采用整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注意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保证施工安全。3.模板加工⑴模板不应与脚手架相联,避免引起模板变形和浇注过

6、程中模板的不稳定。⑵安装侧模时应防止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墙身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对于小型结构可用金属线代替拉杆。⑶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允许偏差如下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模板有移位和变形应及时纠正。⑷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5.支架搭设⑴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构件拼装,支架的接头尽量减少,相邻立柱的应尽量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⑵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严禁抛扔。⑶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

7、存放。6.混凝土的浇筑。⑴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⑵混凝土自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米,以不发生离析为准。⑶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方向分层(50cm)浇筑。⑷混凝土捣固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对每一振动部分必须振动到该部分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平板振动器移位间距应以振

8、动器能覆盖已振动部分100mm为宜。施工中应注意:在施工过程要认真如实的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及检查证。7.沉降缝施工沉降缝按设计布设于基础错台处、分段处及与结构相接处,本标段间沉降缝按纵断面设计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