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

ID:22520591

大小:292.00 KB

页数:84页

时间:2018-10-29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_第1页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_第2页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_第3页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_第4页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全史-010-远古暨三代艺术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全史-010-古代艺术史《中国全史》 010/一百卷 史仲文胡晓林  中国远古暨三代艺术史  本卷提要  本书以考古发现的事实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西周三代的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建筑和工艺等艺术形式发展的历史,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叙述的时间范围包括了从距今约180 万年至公元前771 年止的一段历史时期。书中利用和吸收了大量考古新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文字通俗,适合于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读者从中既可以了解中国远古的艺术传统,又可以认识令人惊叹的三代艺术瑰

2、宝,从而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远古暨三代艺术概述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创造出辉煌灿烂、蔚为壮观的民族艺术。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也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从远古到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民族艺术起源、发展和形成的初创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工艺等,像奇葩异卉,斗艳争辉,从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大海。产生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瑰宝,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

3、可多得的珍品。  远古时代是中国原始艺术萌芽的时代。早在距今17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中华大地就已经有人类在生活。年代最早的元谋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他们用砾石打制粗糙的石器,过着狩猎采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正是在这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他们逐渐掌握了加工石器的技术,能够打制出有一定形状而又适用的生产工具。也正是在长期打制石器的实践中,原始造型艺术萌芽了。原始造型艺术萌芽之日,也就是具有朦胧美的原始艺术产生之时。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打制石器,西侯度出土的距

4、今180 万年的石器,就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艺术品。  到了距今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最初的原始审美意识。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用粗糙的打制石器来制作石、骨、牙、蚌的人体装饰品。并且,随着打制石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利用硬度较高、颜色光泽的石料制作体积更小的细石器。细石器是一种形式更加规整固定、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原始艺术品。细石器的出现标志着原始打制石器技术的成熟。  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我们远古祖先也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  这时,他们发明了农业,驯养着家畜,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制陶术,修建起半地穴式房

5、屋建筑,从远古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跃进到原始耕种的定居生活。中国广大地区都已有了原始先民在劳动与生活。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各种原始艺术。可以说,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原始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由于磨制石器的发展,使石器具有了美观实用的原始石雕艺术品的性质,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先民,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由于制陶术的发明,裴李岗先民已制作出初具轮廓的人头和猪、羊等家畜的陶塑艺术品。原始绘画艺术被关中地区老官台文化的先民首先用于陶器装饰,创造出彩陶艺术。在积累了制作骨器

6、经验的基础上,裴李岗文化的先民又创造出原始的骨乐器,发展了原始音乐和舞蹈艺术。长江中游南岸彭头山文化的半地穴式建筑,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建筑。东北地区南部辽河上游的兴隆洼文化先民,使半地穴式的原始建筑艺术有了许多新发展。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原始艺术已经发展成多种形式。  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造型艺术从石器首先转移到陶器上,黄河中下游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先民创造出许多造型生动的象形陶器,使原始陶器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同时,陶塑、骨雕、象牙雕、石雕和玉雕等原始雕塑艺术也发展起来,出现了丰富的人体装饰品,原始先民的审美意

7、识大大加强。这时,以陶埙、陶响球和骨哨为代表的原始音乐和舞蹈艺术也发展起来。最突出的成就是仰韶先民继承了先前老官台文化的彩陶艺术传统,使之呈现出艳丽多姿的面貌,并走完了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在仰韶文化的影响下,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都发展起丰富的彩陶艺术,形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彩陶艺术繁荣的三个中心,对周围的原始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期,通过彩陶艺术的联系,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与大融合。仰韶文化大型村落建筑艺术的发现,是黄河中游人口稠密的必然

8、产物。村落加强了人与人的联系,使社会关系的作用第一次超过了血缘关系,同时,也把原始先民永远束缚在了黄土地上。  与仰韶文化几乎同时产生的河姆渡文化,代表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下游原始文化发展的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