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ID:22551766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1页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2页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3页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4页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摘要]前概念是学生在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之前的己有观念,是理解概念的基础,并不具有系统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从而有效把握学情,带领学生逐步突破,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关键词]小学数学前概念调查课堂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2-044“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新知建构之前的主观认知,也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教师要准确把握“前概念”,为学生有效深入学习数学概念做好进阶准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只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推测,

2、往往过于简单、盲目,导致出现不少错误的判断。那么,在教学中宄竟应如何运用“前概念”呢?一、反思原有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前概念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元认知,大多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还保留着原有认知所带来的负迁移。因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研宄,从中找到前期存在的问题,顺应学生的需求,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通过调查,发现约有31%的学生用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解释平行的概念。也就是说,学生认识的平行概念,是基于平行四边形来建构的,但这个概念又相当模糊,如何才能澄清这个概念呢?为此,教师带领学生反思已经学过的内容:“想一想,为

3、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认为,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而平行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两者的区别在于,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图形,而平行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平行具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并且平行四边形还有很多属性,比平行要丰富得多。以上环节,教师借助前概念,带须学生反思原有认知,不但澄清了原有误区,深入理解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而且让学生系统建构,从而体现出数学概念学习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大大完善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参考多种版本,重组教学结构相同的数学内容在不同的

4、教材版本中有着不同的编排结构,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结构,让数学课堂更加有效呢?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前概念,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到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比如,“垂直与平行”这一内容,在人教版中,先学习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然后学习平行线与垂线段的画法;在北师大版中,先让学生认识平行,并画出平行线,然后认识垂直,再画出垂线段;在苏教版中,先让学生根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认识垂直并画出垂线段,然后根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并画出平行线。显然,北师大版的编排更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建构平行和垂直的画法。而人教版是

5、先从认知结构入手,然后再动手操作。根据前概念可知,学生在学习垂直之前,并不能将垂直看成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理解“相交和平行是反映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因此,最终可将教学结构调整为“平行与相交”“垂直与距离”这两个方面(如图1)。以上环节,教师根据前概念,结合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设计,重组课堂教学结构,使其更加严谨合理,更利于学生思维的生长。、顺应学生思维,提升教学实效前概念对教师而言,就像是学生思维的DNA,从中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认知误区,使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思维结构,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比如,在教学“垂直

6、”时,根据对前概念的调查,约有70%左右的学生认为,垂直就是一条竖着的直线,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认识,如何进行正确的修复呢?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特例,让学生观察两幅图中哪一幅图是直的,哪一幅图是斜的(如图2)。学生认为图2中左边是斜的,右边是直的。接着,教师又出示一组特例(如图3),学生终于发现,垂直应该是相交的角是直角。最后,教师再出示一组图例(如4),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直哪些是相交,学生的知识由此得到了巩固。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前概念的应用,教师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维,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的起点,有效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生长点。这样的教

7、学植根于学生,更能够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让学生踏阶而行,大大提升课堂实效。(责编李琪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