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

ID:22588041

大小:1.23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30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_第1页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_第2页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_第3页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_第4页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方案》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4、顶管施工3.4.1、深层搅拌喷水泥桩施工顺序清理平整场地→测量放样→预搅下沉→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移动机具1、施工准备(1)施工设备。采用搅拌机,主要设备由电机减速器、搅拌头、中心管、输浆管、单向球阀等组成。(2)清理、平整场地,回填坑槽并碾压平整,确保钻机在工作面内移动正常。(3)测量放样。用坐标法放出各桩位。2、施工工艺(1)就位。起重机悬吊深层搅拌机至指定桩位对中。(2)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械,沿导向架搅拌下沉。(3)制备水泥浆。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制备水泥浆,并注入集料斗中。(4)喷浆搅

2、拌。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后,提升20cm,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土中,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预定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5)重复上下搅拌。为使水泥土拌和均匀,可再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到设计深度后再提升出地面。至此,一根桩体完工。(6)移动机具。将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3、施工注意事情项(1)预搅时,应使土体完全破碎,以利于同水泥浆拌和均匀。(2)制备的水泥浆不能离析,水泥浆应在制浆机中不断搅拌,直至压浆时,才可缓缓地将其注入集料斗中。(3)预搅拌下沉时,尽量避免采用水冲下沉,只有遇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才可

3、适量冲水。(4)为确保加固强度和加固体的均匀性,压浆阶段不容许出现断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发生堵塞,并严格控制搅拌机的提升速度。(5)当桩顶设计标高与现场地面标高相近时,应特别注意桩头搅拌质量,可待搅拌机提出地面停机后,再利用其自身重量对桩顶加固土层加压以保证桩顶的密实性。3.4.2、工作井、接收井浇筑本工程标段设计顶管工作井4座、顶管接收井8座、污水检查井5座,顶管沉管井18座。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用沉井施工法完成。其中圆形工作井直径7米,圆形接收井直径6米,方形接收井长3.5米*宽5米两座、长4.5米*7米一

4、座。3.4.2.1、沉井施工的特点沉井下沉主要依据沉井的自重,克服井壁外侧与土的摩擦力和井壁下部刃脚的阻力。在沉井下沉时,井壁外侧面产生的摩擦力,相对于刃脚的阻力要小。通过井内取土,从而破坏刃脚部位土体承载力的平衡,沉井在不断下沉时向井内挤土,以达到沉井顺利下沉的目的。3.4.2.2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1)施工工艺流程刃脚、井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搅拌、运输预留顶管孔模板拼装汽车运土沉井封底板沉井恢复原貌浇筑井壁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封预留顶管洞挖机、人工取土沉井下沉施工准备挖机、人工挖土铺设刃脚

5、砂石、砼垫层设置标高、轴线控制点土体加固、支护、止水措施人工挖探槽(2)相关技术参数1、沉井:沉井是与顶管工程施工配套的工作井、接收井、功能井、检查井、临时结构井等的总称。2、沉井的平面形状:沉井常见的平面形状有圆形、方型、矩形、多边形和异形等多种几何图形。3、沉井下沉系数:指沉井的自重与井壁全部外侧面摩擦阻力及相应地刃脚、隔墙、梁底下土的反力之和的比值。不同下沉阶段的下沉系数是指当时沉井的重量与该入土深度的摩擦阻力及相应的刃脚、隔墙、梁底下土的反力之和的比值。采取排水下沉的下沉系数一般在1.5~2.0较为宜

6、。4、沉井井壁分段施工:一般采用两段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可采用三段及其以上浇混凝土或一段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根据的高度、土层等情况决定一段或多段浇筑。沉井下沉之前可采用地面或第一段井壁先挖土、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本工法的施工均为在沉井下沉之前,人工开挖探槽探明地下情况后,第一段井壁施工前挖机或人工开挖的施工方法。3.4.2.3、操作要点(1)施工准备的重点1、编制并审批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对沉井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沉井施工各阶段的下沉系数;确定沉井井壁制作的是否采取分段施工;沉井下沉施工各阶

7、段相应的技术、质量、安全及环保措施。2、及时、适时地组织沉井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辅助材料等)、人工及机具设备进场。(2)设置固定且便于沉井制作或下沉施工的标高及轴线控制点。(3)人工挖探槽因地下原有管网、管线设置的资料和昆明市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原有地下管网、管线位置图有时也不能完全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地下管网、管线的位置、走向及埋设深度。因而,在沉井施工整体挖土前,先用人工沿沉井井壁的封闭平面图形开挖探槽,以探测和确定地下是否有管网、管线及其他障碍物。由于市政管网、管线的埋设深度

8、一般在自然地面下1.5~2.0m之间,因而确定人工开挖探槽的深度一般在2m左右。本段拟人工挖探槽至地面下3米,确认无管线穿越,确保万无一失,人工挖探槽的探测结果及处理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1、探明地下无管网、管线及其他障碍物的,可继续下道工序的施工。2、探明地下有管网、管线或其他障碍物的,处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请设计更改沉井位置;二是若不能更改,由建设单位与有关各方协调,变更移动原有管网、管线和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