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ID:2260237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_第1页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_第2页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_第3页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_第4页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分析: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一出生就成为整个家庭的中心,因而,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深深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所起的作用是通过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模式、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素养和职业、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等因素进行的。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社会化  :C913:A:1009-0118(2011)-06-0-02    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中国现有独生子女已达一亿人,占青少年总人数的94.6%。独生子女已成为一个新的群体出现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1]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

2、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以及家长的角色行为,同时也使得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独生子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出现了诸如“独生子女问题多”、“独生子女难养”等思想倾向”。  家庭作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关系形态,对人的影响是最初的也是最为广泛而有效的。个体在家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是其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本文遵循独生子女成长成才的规律,分析和探讨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各种家庭因素及其导致此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家庭影响因素  (一)家

3、庭结构模式  我国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多以核心家庭和“四二一”家庭为主。通常,核心家庭是指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家庭结构核心化使家庭内序列减少,结构简单,家庭内部互动对象减少,家庭成员情感亲近,容易达成父母对子女教育思想、教育认识的一致,并且对促成子女接受教化的积极性情绪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2]但另一方面,年轻的父母或是由于缺乏子女教育的经验或是事业繁忙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对子女疏于管理。“四二一”家庭即由四个老人、二个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的三代甚至四代家庭。两代长辈之间,由于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差异,他们在对子女的教育上难免会产生

4、摩擦与矛盾,使得教育的口号和步调不一致,让生活于其中的孩子感到茫然与不知所措。有利的一面是,“四二一”家庭可提供子女在多维人际关系中成长锻炼的机会。  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子女在家庭内部缺少与兄弟姐妹共同分享和沟通的经验,容易使孩子滋生特殊化心理、缺乏社会义务感、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易养成独断等不良性格,成为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子女的唯一性使父母不自觉地扩大了子女在整个家庭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父母或家庭的其他成员容易片面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产生过度溺爱的问题。  (二)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直

5、接关系到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可以从物质上为子女发展提供保障,满足其子女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从而有利于子女的发展。  但是,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子女的发展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正相关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积极主要在于父母如何对待、如何安排家庭的经济生活。[3]若父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子女的经济支出,即使家庭物质生活相对艰苦一些,孩子也会觉得是幸福、温暖的,有利于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家庭父母文化素养和职业  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子女成长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都证实,智商偏高的小孩,大部分

6、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文化修养较好,喜欢看书;知识性低的家庭,父母文化素质往往不高,不大会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容易引发儿童行为问题。  父母的职业也影响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影响独生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抱负理想。成人的职业心理品质,在家庭里会通过与子女的交往以及教育活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和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一般可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独裁专制型、保护主义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合作型。  研究表明,独裁专制

7、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往往导致压抑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尊心,对个体个性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保护主义型的教养方式是慈爱形式的专制,易使子女缺乏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放任自流型的家庭,家庭成员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漠不关心,往往会导致子女的越轨行为;而民主合作型的家庭,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既是亲密合作的,又是民主的,它能促使子女个性的健全发展。  (五)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  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和父母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频繁接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家庭的基本格调以及家庭生活的氛围,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婚姻纠纷而受损害、不稳定的家庭

8、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模仿机制,也不能形成防止孩子违法行为所需的父母监督和社会化条件。而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则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家庭环境氛围。  家庭所处的社区环境,是家庭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环境。社区、邻里之间的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