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ID:2260766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_第1页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_第2页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_第3页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_第4页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途径,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通过读题训练、编题练习、变式训练、一题多问与一题多解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  :G622:A:1002-7661(2011)09-208-01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了积极作用。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

2、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了以下形式训练学生的能力,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通过读题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叙述,可激发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兴趣,加深了解式子的意义,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一根绳子长6/7米,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  列式为:6/7÷2=?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叙述。  1、按意义叙述。(1)把6/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6/7的1/2是多少?  2、按

3、各部分的名称叙述。被除数是6/7,除数是2,商是多少?  3、按运算关系叙述。(1)6/7除以2,商是多少?(2)2除6/7商是多少?  4、按乘除逆运算关系叙述。(1)什么数乘以2等于6/7?(2)一个数的2倍是6/7,求这个数?  二、通过编题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数学算式编应用题,可以加深对算式实际意义的理解,它不仅是知识的巩固与提高的过程,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以及求异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820-45×8)÷10要求学生根据算式编写应用题。  1、有8筐苹果和10筐梨,一共重820斤,每

4、筐苹果45斤,每筐梨重多少?  2、有甲、乙两个修路队合修一条长820米的公路,甲队工作了8天,乙队工作了10天,正好完成,四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820千米,客车货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开出8小时后出故障,货车行驶10小时同客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三、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即在一题的基础上,扩题变换,缩题变换,逆向变换等,通过变换,让学生认识应用题中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求解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一个

5、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列式为:2500×(1-3/5)  将上题可进行如下变换:  1、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用去多少吨?  2、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3、一个发电厂原计划运进2500吨煤,实际比计划还多运3/5,实际运煤多少吨?  4、一个发电厂原计划运进2500吨煤,实际比计划多运3/5,实际运煤多少吨?  四、通过一题多问与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时要鼓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提

6、出不同的问题,并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找出合理的、新颖的、独特的、最佳的解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化肥厂计划第四季度生产化肥8500吨,十月份完成计划的35%,十一月份完成计划的34.5%,十二月份再生产多少吨就完成了计划?  可将上题的问题进行如下变换:  1、十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吨?  2、十一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吨?  3、十月份、十一月份共生产化肥多少吨?  4、还要生产多少吨?  5、十月份比十一月份多生产化肥多少吨?  如:一筐苹果一筐梨,从一筐梨中拿走10千克,这时梨比苹果少8千克,一筐苹

7、果24千克,这筐梨原有多少千克?  1、线段分析示意。  启发学生说出图中各线段表示的意思。列式:24(10-8)=26(千克)  2、表格式示意。  列式:24-810=26(千克)  此外,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恰当适时地运用新旧知识的比较,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优化传授知识过程及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系统地安排训练,从而逐步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